我家的老爷子一辈子争强好胜,不甘于人后。在他那个年代,搞科研要论资排辈的。为了争课题,他前面三几年,五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一直压着他,到了八十年代老爷子终于抬起了头,他的胶连自己改个批号都不成,被广泛用于空间站,神舟飞船上面,人家只认X-47。民品的话从最初冰箱压缩机的铜管粘到高铁,再到街坊四邻的酸菜坛子。争了前辈,争平辈;争了平辈,再到后辈,小辈,从703到621所,只要“老付头子”在,就是一览众山小。只看得惯别人都趴着,绝没有联合妥协,课题从来拿得干净利索。老爷子在中科大的时候是国家级的运动员(可能当时很普遍),唯一的实惠就是每月定量四十五斤粮食。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就惨了,说只能给你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