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葡萄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出自《伊索寓言》的原版是这样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吃,但又够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个故事孩时就读过,也认为自己读懂了。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有那么几次和狐狸一样的境遇,也采纳过和狐狸一样的应对策略。虽然想不出这有什么不对的,但心里面仍然还是戚戚然的,总觉得自己酸葡萄心理不那么高大上。
成人后静下心来读同一个故事,感受就不一样了。狐狸是肉食动物, 它知道鸡肉味道的鲜美,但却并不识或者在意果子的酸甜。故事里说了,狐狸对葡萄产生欲望不过是一头饥不择食的狐狸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食物产生的一种错觉;就跟我们人在慌不择路时把任何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都看成是幸福的終点一样。
饥饿产生的动机,还真不就该是采取行动的动力。在吃到口之前,晶莹剔透的葡萄是酸是甜绝对不是远远看看就可以知道的。就算是葡萄的主人在架子上标出这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也不成。葡萄可能还没有熟; 主人也可能根本就是个骗子。在到口之前, 葡萄的酸甜对于任何观察者都是未知的。而对于一头狐狸来说,尤为如此。因为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吃到葡萄。葡萄对狐狸而言终究还是只会有一个味,不堪入口; 因为它们不是鸡,并非狐狸的佳肴。
一头会说话的狐狸, 有这样的先见之明正好证明它有智慧, 是不需要感到戚戚然的。对狐狸而言,葡萄就是酸的。倒是指责狐狸有酸葡萄心节的著者,至少犯了归纳谬误的逻辑错误;即使葡萄成熟了,在人的口中是甜的,但在只会吃鸡的狐狸口中肯定不是。今天,我到是觉得,狐狸知道在空忙一场之前就放弃自己根本不爱的葡萄才是大智慧;不爱,葡萄酸甜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