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滌凡 一 未按牌理出牌的人生
這樣的標題 其實很怪 不過至少比較不用負責任?
要不然 我會很怕
真的會 很緊張!
我從來沒有按計劃
做過任何事情
也從來沒有按牌理
出過任何的牌、
就是這樣亂七八糟的 糊裡糊塗地過了一生.
現在要我來寫
或者是再來回顧
我真的很怕 去面對
但是如果前面先講清楚、先自己不打自招 一下、至少不用去面對太多的社會習俗、正式的常規?
馬滌凡 1972年來美 先後創辦 吉利進出口公司 亞洲廣播電台 現旅居波士頓。
2022 年的一月底,虎年除夕,波士頓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大雪,這是近幾年最大的一場。
望著窗外熟悉的景色,滿天飛舞的棉絮,不禁令我想起了Blizzard of 1978(風暴1978年)。
那場風雪,從2月5號的半夜開始,一直延續到7號的早上,這麼大的世紀風暴,整個新英格蘭居民卻在星期五 5 號的早上,才收到緊急通知!
短短幾小時的警告,讓所有的人措手不及,結果帶來了真正的災難!
6號白天,當風暴真正來臨的時候,滿天飛舞的大雪,夾雜著狂風呼呼叫的聲音。剛來美國沒有幾年的我,被這從未見過的世界末日景象,真的是嚇昏了頭。
44年前的那場世紀暴風雪,每小時夾帶著超過60公哩的風速,狂掃了32小時,造成了100人意外喪生,以及高達4500人的輕重傷!
一夜之間,白雪覆蓋了美麗的波士頓,成了真正的銀色世界!
回憶,像跑馬燈似的,我的思緒完全無法停頓下來⋯⋯
暴風雪過後的第二天早晨,在一團團白雪覆蓋、狀似饅頭的車堆中,我找出了自己的車子。
老爺車爬行在凹凸不平,蓋滿雪的路面。倒落在路旁的電線桿、凌亂電線,散落的到處都是,荒涼的街景,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終於開到了海邊,我呆呆的矗立在寒風之中。面對著餐廳,望著眼前淒涼的景象,真的是傻了。
變了形的招牌,正廳旁邊的花園餐廳,東倒西歪的桌椅,花園帳篷的帆布頂,早己不知去向。破碎的瓦片,承載著散落到處的盆栽,泊停在岸邊的那一艘長達數十尺、裝潢華麗的遊艇,也在一夜之間,被暴風雪給無情的肢解掉了(那是老闆安東尼先生的最愛,船上光是收集的世界高級名酒就價值幾百萬,而且有些收藏目前都無法再買到了。)
眼前看到的,只有暴風雪之後殘留下來,在岸邊隨波漂浮的玻璃碎片,以及變了色的海水。
凜冽的寒風,吹醒了正在哆嗦中的我,吃力地拉開了餐廳無比沉重的大木門,小心翼翼地走進了兩天前還是人頭鑽動、熱鬧無比的大廳,此時此刻卻充滿了暴風雨過後的寧靜,偌大的餐廳,空無一人,令人窒息的安靜,安靜的可怕。
遠遠望去,安東尼先生一個人坐在他的老位子上,雙手抱著頭,沉思中帶著深深的悲傷。我走過去,輕輕的喊了他一聲:
Mr Athanas,
安東尼先生抬起頭來,用絕望的眼神,面無表情的瞄了我一眼。
平時飛揚的神彩,此時此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從他悲傷沉重的眼神裡 ,我似乎看到了他發自靈魂深處的哀鳴。
「這是我這一生中,最難過的一天。」
他用低得幾乎聽不到的聲音 不斷地,重複低喃著 。
那年,他68歲。
在pier 4 打工的那段日子,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美國的社會,也更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美式的聖誕晚會。
那是給餐廳的員工聖誕晚會,面對著幾百個員工的那晚,我第一次聽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個4歲的阿爾巴尼亞小男孩,隨著家人逃難到美國,定居在麻州的 New Bedford。由於家裡太窮,讀到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跟著他的堂兄到了紐約,在水果攤上賣草莓,在義大利市場撿蕃茄。他也靠賣報紙和擦鞋,來支付平時的開支。
13歲,他到餐館打雜,在廚師們抵達之前,預先為他們點燃爐火和柴火。
經年累月,看著廚師門的烹飪技巧,他抄下了食譜,很快地學會了烹調。
18歲,與人合夥開了第一家小吃店。
10年以後,他以$1800買下了一個50人座位的餐館,每天他會穿著整齊的制服,在小小的餐廳內跟客人接訂單,當服務生。
然後他會對著廚房,大聲呼叫客人點的菜。
一轉身,自己再溜進廚房裡,下鍋烹煮。
然後,再換上服務生的制服,把熱騰騰的菜端到客人的桌上,一人扮演著帶位、服務員、大師傅 的角色,這就是他事業的開端⋯
講故事的人,正是大名鼎鼎、叱吒風雲、餐飲界的大哥大,數屆全美國餐飲協會的主席,更在1978 年,榮獲全美國最傑出和最成功的餐館老闆獎。
Anthony’s pier 4 的老闆,安東尼先生。
沒到過 pier 4?那你波士頓是白去了!
那时候,這是一句上流社會都認同的話。
因為餐館的高知名度,每天都是大排長龍,所以我也拉了好幾個同班的同學一起去打工。
我們這群身份沒搞定,又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華裔留學生,大家在一起,倒也混了一段很有趣的日子。
員工聖誕晚會中,優美的音樂不斷在耳邊響起。舞池內,儷影雙雙。可那時、那刻的我,滿腦子裏裝的卻全是這位老先生如何奮鬥的故事。
沉浸在眼前的這個成功的美國夢裏,我不禁開始懷疑:書本上所學的,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能否仍舊行得通呢?我也在想,在這個國家,任何人,我是說任何人,是否都一定有平等的機會?只要你肯努力?
安東尼先生曾說過:「我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是生活就是一種教育,我至今還在學習。」
時光一飛而逝,那年,老先生信誓旦旦的說,船沒有了,但他還有這些餐廳。
這是他的最愛,他永遠不會放棄海邊這35畝寸土寸金的土地,這將為他的子子孫孫帶來無窮的財富和名望,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場官司,他失掉了所有土地,只剩下了這個餐廳和狹窄的停車場。
這一件官司,當年全美成為最大的賠償案件。
老先生以94歲的高齡,在2005 年的5月駕鶴西去。
2013 的7月31日,在經營50年後的那天,Anthony’s pier 4正式走進歷史。
新的大樓拔地而起,亮麗的大理石,早已代替了老舊的石磚。
電動的旋轉門,更是替換了又沉又重的老木門,新的豪華住宅大樓,使得餐廳視野看得更遠、更美。
但是對我來說,舊時的老P,才是我所認識的、心目中熟悉的Anthony’s Pier 4。
她陪伴著當時仍在現實生活中掙扎的我,度過了無數個西沉中的夕陽,更度過了數不清的月換星移。
從擁擠的人潮,到落幕之後的平靜,每天 數不盡的次數,遙望著隔海的羅根機場。每天,每個班機的起飛和降落,都帶給我不同的希望和夢想。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當年我那純摯的心靈,留下了深刻、永遠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個曾經陪伴、收容我的餐廳,讓我見證了波士頓的成長。
老先生親身的故事,教誨、更開啟了一個懵懂的年輕女孩的美國夢。
安東尼先生曾經說過:「決心和耐力是他成功的關鍵。」
而我則深深地認為:「成功,是留給永不放棄的人。」
面對著這股揮不去的情感,只盼望能夠在夕陽的餘暉之中,與我親愛的朋友們,共留一份燦爛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