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错?

Enter a comma separated list of user names.
zhaoyuan's picture
李照原

李照原, 高级软件工程师,于1988来北美。他自幼喜爱文艺,兴趣多元广泛,热爱声乐,朗诵和舞台艺术。多年来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努力为华人社区服务,积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应邀在大陆,香港和台湾华侨的诸多庆祝活动中演唱歌曲和担任节目主持人,受到了华人和主流社会的喜爱和认可。

他多次受邀参与筹划波士顿地区的大型文艺活动,并以专业水准的中英文担任节目主持。他主持的多个大型文艺活动有《大波士顿地区第五届亚美节》,《东西互联波士顿地区春节文艺晚会》,《波士顿地区华人华侨 “百年圆梦,中秋同庆” - “庆奥运,迎中秋” 文艺晚会》等等。自2006以来,连续主持诸多亚裔社区和组织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和周年庆典, 包括《波士顿京津同乡会》,《全美亚裔妇女会麻省分会》等等。虽然常常忙的不亦乐乎,但他依然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努力把精彩的节目最好地奉献给观众。

为进一步提高演唱技能,他虚心请教声乐老师。同时参加过多次声乐比赛,并屡次获奖。曾于2008年第一届“怀旧金曲大赛”夺得冠军,并获一至好评。

李照原来美后加入了多个文艺团体和合唱团,担任男高音的合唱及领唱,包括黄河艺术团,东方之声合唱团, 剑桥(MIT)合唱团,大波士顿文协(GBCCA)合唱团,等。曾随东方之声合唱团参加2006年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共有90多个国家,超过350个合唱团参加了比赛,荣获混声合唱银奖和民歌铜奖。

李照原还被邀请参加过话剧和电影的拍摄。作为北美枫香戏剧社主创人员之一,出演了话剧《海外剩女》中的医学博士。 他曾于2003年主演了由杨有新博士编导的故事片 《静火》 (”Silent Fire”) 中的男主角-何志远。 该部影片反映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异国奋斗不息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感情纠葛。《静火》(108分钟)入围了2005年纽约国际电影节,并在77部入选作品中夺得 “最佳外国语故事片” 等奖项。

他积极参加华人社区的活动,如:2016.02.20 全美华裔大游行(大波士顿地区),为华人的权益呐喊,为华人后代发声。他热心参与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如:《剑桥中国文化中心夕阳红活动站》波士顿公演 (2014年,2015年,2016年), 中国城老人公寓的春节慰问演出 (2016年),等。

Author: 孔学君医师
Date: 
2013-07-27

案例1 

50岁男性病人由于大便潜血由家庭医生转给消化科医生,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轻度胃炎及痔疮,未见活动性出血。6个月后复查胃镜没有新的异常发现。又过了6个月,病人因出现缺铁性贫血而又行结肠镜,切除了三个良性息肉并发现患有憩室炎。同期作的小肠造影未见异常。这时候消化科医生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检查,于是转回其家庭医生随访。结果一年后,病人诊断为结肠癌,尽管手术及化疗,仍在两年内死亡。其后,病人的妻子状告其家庭医生及消化科医生,没有及时的作出诊断以致病人死亡。经专家组审查,发现其结肠镜检查延迟了6个星期,是由于患者因公出差而推迟检查日期,与医生无关。专家组认为,家庭医生及时转给消化科医生,没有任何失职或责任。消化科医生及时作了胃镜及结肠镜,没有发现癌症的迹象,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病人已有癌症但检查遗漏了癌症病变,二是癌症病变生长太快。肿瘤科专家认为,肿瘤很可能当时就存在,但结肠镜没有发现,而结肠镜本身就存在4-10%的失检率。经过7天的开庭审判,裁决为所有的医生都有责任而导致延误诊断。

这一案例说明,作为医生的确责任重大,其工作直接关联着病人的身家性命, 来不得半点疏忽。家庭医生能以及时转诊,而消化科医生也能及时安排检查,然而在检查时没能发现已经存在的病变,实为遗憾之事。当然这里存在检查本身的敏感度问题,然而如果由于医生的疏忽而遗漏癌症病变,使得本来早期发现就可以挽救的生命而失去了时机,那么就是遗憾终生的事故。医生的工作是个团队工作,虽然家庭医生看上去没什么失职的地方,但是细究起来也是难免其咎的。没有适当的协调,监督及随访。被告时总是整个设及的医生团队同时“一锅端”, 不分彼此。 对于家庭医生,应该是病人的主管医生。不是把病人转科就一切万事大吉了,对于专家的会诊意见也不能单纯的听之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要的话需要转给不同的专家会诊,一切以病人的病情为转移。作为病人,对于医生建议的检查应认真对待,不应该以出差或其他理由而推迟。

案例2 

60岁女性病人由于癌性息肉接受腹腔镜手术,手术合并多种粘连。术后两天后,病人开始腹痛,发烧,腹胀,并且心跳过速。 术后5天,病人感觉呼吸困难,住院医生开了胸部CT以除外肺栓塞。结果CT显示上腹部大量游离气体。次日,其主治医师首次病例记载病人发生呼吸困难及心率过速,认为可能有吻合口漏的问题。病人二进手术室,发现的确是吻合口崩开,几天后病人死于败血症。病人家属状告其主治医师,延误诊断,及延误二次手术,及治疗不善。结果病人方胜诉,获得比较小量的赔款。

这一案例说明,在病人的病情加重时正赶上周末,住院医生与主治医生的交流不够; 缺乏适当的病例记录,主治医生在手术后第六天方记载了病情的变化;没有及时的用抗生素,对于感染的控制不足。

案例3 

42岁男性病人,慢性躁郁症,抑郁症及吸毒病史,由于试图自杀药物过量而入住监护室。三天后病情稳定转入精神病病房,由于病人近期多次住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计划电休克治疗。经过12次电休克治疗,继续用药监护,病人仍然重度抑郁。医生决定将病人转入精神病院长期住院,病人深知住精神病院很可能是长期的,于是反对转院的决定。病人否认有自杀意念, 病情有所控制。住院病人按规定可以在楼外面吸烟,但需要有工作人员同往看护。这一户外吸烟的规定是经过地区卫生厅通过的。经过医生同意批准,病人被允许由工作人员看护下在楼外吸烟,一天三次。结果,病人在吸烟时,突然逃跑。工作人员赶紧开始追赶,结果没有追上。 很快的就发现病人已从6层楼坠楼身亡,急救队赶到,他已不救。病人家属状告医生忽视其病情,不该放其去吸烟,看护人员失职监管不够。开庭前,家属咨询了有关专家,认识到自杀行为是冲动性的,没有任何理智可言的。据统计,每年就有3万例自杀于精神病院里,数字之大的惊人,原告自动放弃,至此这场官司结束。

医学错误,医学诉讼及医疗体制改革

不论是从人性的意义还是从经济的角度,可以预防的医学错误在医学上都是代价巨大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极为重视的。医疗的服务质量事关人命,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很重要的一点是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协调合作,互相交流,三查六对,以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尽管如此,医学错误仍会发生。医务人员要勇于面对其错误,总结其教训,并对发生的错误向受害的患者表示道歉,主动赔偿有关的损失。经研究,这样做的结果会明显减少医学诉讼。病人作为受害者常常处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他们对于发生的事情了解也很欠缺,急切地要了解事件的细节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从犯错的医生的角度,也同样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会感到很自责很抱歉,同时也后怕。当然也有的时候,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恶化致使病人愤怒,并不是医生或医院的错误造成,但仍然会引起很多误会。很多医生为了避免医疗诉讼,常常开些没有必要的检查,以使医疗的费用大大增加。现在的医改如果单纯的限制病人诉讼,并不能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我们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系统,考虑到病人及医生的双从利益,以改善医疗质量。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Brookings 研究所,以及Kaiser组成了联合委员会,共同设计出类似瑞典籍新西兰成功模式的提案。这些提案指出的模式,将不会设计陪审团,将主要靠法官根据医疗标准来研究裁决。这里的关键是,要建立统一的系统。而且,所有发生的医疗错误,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并能成为医务人员的教材,以避免以后同类事件的发生。

(本文原载于《北美医学与健康》二零零九年十月,法律顾问)

5037 reads
万家网黄页,以信任为基础的商圈
以波士顿为中心,辐射全美,提供最新华人商家信息,服务全球华人
微信、微博、facebook, twitter最新的社交媒体信息推送,日均过万阅读量
百家商户注册,跟踪华人最新创业咨讯,了解第一手最好玩最有趣的商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