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时代》,看时间的魔法

Enter a comma separated list of user names.
zhaoyuan's picture
李照原

李照原, 高级软件工程师,于1988来北美。他自幼喜爱文艺,兴趣多元广泛,热爱声乐,朗诵和舞台艺术。多年来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努力为华人社区服务,积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应邀在大陆,香港和台湾华侨的诸多庆祝活动中演唱歌曲和担任节目主持人,受到了华人和主流社会的喜爱和认可。

他多次受邀参与筹划波士顿地区的大型文艺活动,并以专业水准的中英文担任节目主持。他主持的多个大型文艺活动有《大波士顿地区第五届亚美节》,《东西互联波士顿地区春节文艺晚会》,《波士顿地区华人华侨 “百年圆梦,中秋同庆” - “庆奥运,迎中秋” 文艺晚会》等等。自2006以来,连续主持诸多亚裔社区和组织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和周年庆典, 包括《波士顿京津同乡会》,《全美亚裔妇女会麻省分会》等等。虽然常常忙的不亦乐乎,但他依然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努力把精彩的节目最好地奉献给观众。

为进一步提高演唱技能,他虚心请教声乐老师。同时参加过多次声乐比赛,并屡次获奖。曾于2008年第一届“怀旧金曲大赛”夺得冠军,并获一至好评。

李照原来美后加入了多个文艺团体和合唱团,担任男高音的合唱及领唱,包括黄河艺术团,东方之声合唱团, 剑桥(MIT)合唱团,大波士顿文协(GBCCA)合唱团,等。曾随东方之声合唱团参加2006年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共有90多个国家,超过350个合唱团参加了比赛,荣获混声合唱银奖和民歌铜奖。

李照原还被邀请参加过话剧和电影的拍摄。作为北美枫香戏剧社主创人员之一,出演了话剧《海外剩女》中的医学博士。 他曾于2003年主演了由杨有新博士编导的故事片 《静火》 (”Silent Fire”) 中的男主角-何志远。 该部影片反映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异国奋斗不息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感情纠葛。《静火》(108分钟)入围了2005年纽约国际电影节,并在77部入选作品中夺得 “最佳外国语故事片” 等奖项。

他积极参加华人社区的活动,如:2016.02.20 全美华裔大游行(大波士顿地区),为华人的权益呐喊,为华人后代发声。他热心参与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如:《剑桥中国文化中心夕阳红活动站》波士顿公演 (2014年,2015年,2016年), 中国城老人公寓的春节慰问演出 (2016年),等。

Author: 麦子
Date: 
2016-02-01

金球奖一直是奥斯卡的风向标。不久前揭晓的今年金球奖的最大赢家,是电影《少年时代》。

我对《少年时代》好奇,并不是因为金球奖,而是因为,它是一部拍摄了12年的电影。你听说过一部电影拍了12年吗?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它讲了一个美国男孩梅森从6岁到18岁这12年间的经历。影片中所有的演员,男孩的姐姐、妈妈、爸爸也和他一起,整整演了12年。这是不是一个奇迹,是不是能在电影史上记上一笔?

这个影片好长呀,将近3个小时,看起来有点闷,爱热闹的人可能看不了。像纪录片一样写实,一点也不煽情。像“楚门的世界”,在另外的一个维度里放着一个镜头,一点一点地记录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和一个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小姐弟俩斗气打闹,大人吵架,不停地搬家,母亲再婚,父亲的新家庭,过生日,上学,转学,恋爱,老师的教诲,上大学……影片的节奏是流淌式的,生活像河水一样缓缓的流,你无法拒绝这其中发生的一些事,只能被挟裹着往前走。一个少年成长的编年体。

我对一个人的成长一直充满好奇。影片中,支持我往下看的是什么?除了好奇,还有每一个段落中的小冲突,它不刻意营造这种冲突,淡淡的。推动故事往前走的,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成长中的焦虑。孩子看不懂大人的世界,对大人安排的生活,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你只能被动地服从。怪不得每一个孩子,都盼望着快点长大,快点。其实孩子们不知道,他们急三火四地想长大,着急忙慌的把童年甩在了身后,他们以后要用漫长的一辈子来细细回味这个他们当初并不珍惜的童年里的每一寸光阴。因为这是他们生命中的胚胎期,他们以后生命中的枝枝叶叶,都是从这里发育出来的。在对童年的回忆中,他们心里的伤感,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而能把这段岁月记录下来,就有特别的意义。不是吗?我们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有一个这样的电影?

你从影片里看到什么?我看到了时间的力量。时间在一个男孩身上进行的生命的雕刻和塑造,不仅在脸上,在样貌上,更在生命的深处,那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12年间发生的,是脱胎换骨的改变。12年,改变的不仅是孩子,年轻妈妈的腰身也从苗条到粗壮,还有她脸上的沧桑和皱纹。对此,再高明的化妆也相形见绌。

我佩服导演的这种韧性和坚持。没有一丁点的急功近利和卖弄。生活是一条河,导演就站在岸边,不动声色地拍,以一种不打扰,不干预的姿态,让生活和生命以它最本来的样子安静地呈现,没有美化,没有炫技,老实的不得了,充满朴素的质感,有一种纯粹的干净。导演似乎是放任的,让生命的成长过程兀自流淌。其实他是内敛的,你看他对少年眼神的捕捉,关照的多么到位和细致。他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怀有某种敬畏。

在影片之外,我看到了一双眼睛,那种持久的注视。这就是导演的姿态。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胖嘟嘟的美国小正太,导演用了很多侧面的特定,金色的头发和长睫毛,还没有脱掉婴儿肥的小脸蛋,都有毛茸茸的质感,整天奔跑到处涂鸦,看动画片,和姐姐打架……夜晚父母的吵架他听到了,沉默了。搬家了,他甚至来不及和小伙伴告个别,只能看着车窗外的小伙伴使劲骑车追赶他们。面对继父的粗暴和母亲的眼泪,他只能以沉默面对,但我们能听见他心里的呼啸。父亲来接他们过周末,父子间那种淡淡的疏离和拘束,都是孩子的视角。他看不明白大人的世界,懵懂中的困惑,还有不安全感。

小正太变成了少年,瘦削了,眼神中多了忧郁,学校里坏孩子的挑衅,高年级男生无耻地谈女生,还有身边女生的亲近,对母亲和父亲身边的异性,他格外敏感和关注……成长的路上,其实充满凶险,只不过,这是家长看不到的。少年迷上了摄影,长出了青春痘,还有叛逆中的对抗……据说,为了不影响影片中梅森扮演者的学习和生活,拍摄只在暑假进行。而扮演梅森姐姐的,是导演的女儿,影片中我们看着她由小萝莉变成了丰满的大姑娘。期间,姐姐的扮演者不想演下去了,她提出修改剧本,让姐姐死掉,导演没有同意。一个有生命力的好电影有它内在的生命和自己的逻辑,不能随意改变方向。

这是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一个孩子的成长,其实每一个父母的记忆里,也都有一部这样的电影,甚至不比它逊色,一部关于孩子的电影。孩子的笑容,他们蹒跚走路的样子,他们说过的话,发过的脾气,耍过的驴,惹父母生的那些气,淘气淘出来的花样……和每一个父母说到孩子,他们都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他们父母紧紧相随的目光。每一个孩子的身后,都有两只眼睛的图腾,那是父母一刻都不舍得离开的注视。只是不知道父母记忆中的这部电影,和我们自己记忆中的电影是不是重合交集?虽然主角都是一个。

那个披头散发的母亲,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心力交瘁。等孩子们长大了离开了,她哭了,她说:人生不过是恋爱结婚生孩子,离婚结婚再离婚,再往后,就是我的葬礼了。母亲的慢慢老去,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背景。母亲的背后,还有母亲的母亲。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背后,都有长长的景深。

起初,在孩子的眼睛里,分为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当他长大了,这两个世界就慢慢重合了。是他走进了大人的世界,还是大人其实也都是孩子?

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看了这个片子,想到了儿子。儿子由当年那个粉嫩嫩的胖娃娃变成了今天的小伙子,我常常在心里感叹生命的奇迹,昨天还撅着屁股在地板大呼小叫地上开小火车呢,今天已经独自骑行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对岁月的感叹,是从孩子身上开始的,是一代代人没停止过的咏叹。今天轮到我了。

小时候,看邻居的白发奶奶,整天坐在门口,陷于对往事的回忆中,思绪悠远的样子,我对她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充满好奇。她都经历过什么样的故事呢,天天想也想不完。老人们的万千思绪往往浓缩成一句话:人真是不扛混呀,一转眼就老了。一代一代的人都这么说。我现在才知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当老人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他们都有哲学家的深刻。面对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发出过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梅森在结尾时对女友说:我们无法把握时间,恰恰是时间把握了我们。时间,就像它一直是现在一样。

我从一个个少年的身上看到了时间的魔法,我其实从自己身上也看到了。人生真的太匆忙,一次的人生装不进去所有的好东西。时间,真的是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函数。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f36790102vd2a.html?tj=1

5500 reads
万家网黄页,以信任为基础的商圈
以波士顿为中心,辐射全美,提供最新华人商家信息,服务全球华人
微信、微博、facebook, twitter最新的社交媒体信息推送,日均过万阅读量
百家商户注册,跟踪华人最新创业咨讯,了解第一手最好玩最有趣的商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