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环保部长进一言--谈谈北方秸秆的处理方式

Author: 一丁
Date: 
2017-04-21

据说中国京津地区的雾霾,很大程度上是由秸秆燃烧所引起的。农民秋收之后,秸秆无发处理,只好一把火烧之,于是浓烟滚滚,至少是壮大了雾霾。

暂且不论焚烧秸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壮大了雾霾,焚烧秸秆增加污染当无可疑。

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这里有个好办法。

办法其实非常简单。与其让农民把秸秆堆在地里一把火烧之,还不如帮助他们家家都砌个烧柴禾的高效炉灶。这种炉灶有几个好处:

第一,因为可以充分燃烧,造成的污染就要比堆在地里不充分的燃烧少的多。
第二,节省了能源。有了秸秆做燃料,省煤气,省燃油自不待言。
第三,省钱。现在的能源费用越来越高,能够减少开支的事,北方农村的人自然会乐于去做。

那么,究竟是什么炉灶有这么大的神通? 答案是,我们老家安徽省肥东县村里家家当年都有的烧稻草的炉灶就是一种极其高效的炉灶。之所以说“当年”的炉灶,是因为我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回老家了,也不知老家如今是否还保留了当年的炉灶。

老家的炉灶是由土坯用泥巴砌成的。这种炉灶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烟囱,烟囱是用一种特别脱出的很薄的土坯,从炉灶接到屋顶上,所以,炊烟都是从烟囱里冒出,家里没有一丝烟。第二部分是炉台面。炉台面很宽大,中间是放锅的大圆口,把大铁锅放上去煮饭炒菜的时候,锅和放锅的口紧密吻合,没有一丝烟冒出来。锅放上去之后,从锅边到灶台边大约有七八寸宽,可以用来放盘碗等。第三部分其实跟炉台是一体,是锅下边烧稻草的炉膛。炉膛最底部是一排架空的铁条。稻草从炉膛的入口填入炉膛,就放在铁条上烧。倘若炉灶的设计就是这样,那也就同北方的炉灶没有太大区别了。我们老家的炉灶之所以高效,是因为铁条下边还有一层是进风的通道。进风的通道大概有一尺高,六七寸宽。在炉膛入口处,烧草时会用一个挡板挡住,挡住之后,风就只能从下面的风道进入,从铁条下边往上冲,就像一个天然的鼓风机,把火鼓得呼呼上冲。

之所以我这里说烧草,不说柴禾,是因为我们老家没有其它燃料,并非此种炉灶不能烧木柴, 秸秆等等。

这种炉灶的效率极高,一大锅饭,一小抱稻草,一会儿居然就煮熟了!没有亲眼见过,真的不敢相信。

不仅如此,用老家那种大铁锅在这种炉灶上做的新米饭,新米粥,那才叫一个香!我第一次吃这种炉灶煮的新米饭和新米粥,是在1968年底,距今已经近半个世纪了。那真可以说是吃一顿而三月不知肉味!

北方农村的烧柴炉灶我也见过用过, 那叫一个笨!首先,没有烟囱,烧柴冒的烟全在家里或者厨房里转,能把烧饭的人熏死! 不光是烟雾熏的人掉眼泪,而且家里或者厨房里到处都是烟熏黑的痕迹,到了打扫卫生的时候,那叫一个难!其次,没有风道,柴禾不得充分燃烧,烧饭的时间远比我们家乡的时间长,燃烧效率比我们家乡的炉灶不知要低多少倍!

那么,我们家乡的人为什么能够发明这种高效的炉灶呢(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地方的人发明的,我们家乡的人拿来用之而已)?大概是因为我们家乡是水稻产区,没有一块煤炭可以用来煮饭,也没有山林可以提供柴禾,煮饭烧水的燃料唯有稻草。而人口密集,稻草有限,以有限的稻草,维持一年的炊事所需,实在是不容易,倘若用北方的炉灶,那一年的烧火两个月就用光了,剩下的时间又用什么煮饭呢?因为稻草有限,生产队里连吃稻草的耕牛都无法多养,因为牛吃草太厉害,养的牛多了,燃料就成了问题。

但是,这种炉灶恐怕只能用于平房,楼房里大概不方便使用。总不能天天抱着秸秆上楼煮饭吧?所以,北方农村现在的居住情况,决定了这种炉灶是否可以推广。

有人也许会问,这么好的炉灶,为什么北方就没有呢?这正是我想附带发点议论的地方。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都知道,美国虽然地域广大,但是各地的发达程度都差不了太多。大都市有的东西,小城镇大部分也都有。一项技术一旦证明有用,很快就会推向全国。好处自不待言,缺点却是全国的同质化,除了自然风景外,其他情况各地都大同小异。因此,在美国旅游,虽然条件优渥,但是多少有点单调, 因为民情,设施,饮食,语言都差不多。

而中国就不同了。各地的风俗民情饮食习惯方言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旅游的体验,总体上要比在美国有趣。

这种不同也体现在,在中国,一种技术,无论多好,至少在过去,传播的地域是非常有限的。安徽同河南,近在咫尺,烧火的炉灶却如此不同,可见先进事物的传播在过去是多么不容易。

尽管能看到这篇短文的人实在有限,我还是希望能撞个狗屎运,能够有人把这个意见“上达天听”。

4446 reads
万家网黄页,以信任为基础的商圈
以波士顿为中心,辐射全美,提供最新华人商家信息,服务全球华人
微信、微博、facebook, twitter最新的社交媒体信息推送,日均过万阅读量
百家商户注册,跟踪华人最新创业咨讯,了解第一手最好玩最有趣的商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