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Author: 缪熙怡

十年分离的几个瞬间

缪熙怡

 

分离

1978年2月,利宁和我一起乘火车从昆明到北京,耗时68小时。 此前我俩是同一家工厂的同一批学徒工, 高考期间曾因临时需要在同一张办公桌上同事三个月,每天晚上则在同一张书桌上挑灯夜战复习高考,堕入爱河。此时还在热恋之中,并不觉得路途难熬。到北京后,我直接去清华大学报道,她则休息两天,抓紧机会又和我见了一面后再乘16个小时的火车去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当时,大家还习惯用它的前身,哈军工称呼它) 上学。这一别除了假期,我俩至少得分离4年。

当时,粮食和肉类都还在限量供应。我在北京,定量是每月7斤大米,9斤玉米,和19斤面份。 就米饭不能每餐都吃。其它季节蔬菜有三四种选择,冬季只有冻大白菜和土豆 。肉有钱随时能吃到。利宁来看我时吃过我的食堂,直接定义为天堂伙食。她在哈尔滨的生活就有点悲催了。一个月2斤大米,每天喝碗粥都不够。5斤面份,隔天可以吃一顿馒头,其它时候用玉米面或者更难下咽的高粱面窝窝头充饥 。蔬菜则一年到头白菜、萝卜、和发芽的土豆。每个月还保证可以吃上半斤猪肉。

那时唯一的通讯方式是写信,我俩来回写,一个多星期一个来回,写了不少两地书。相互欣赏、互相学习,思想相通,心灵上的距离并不远,但肌肤之亲就不易了。一年两个假期,一个月的冬假回昆明。路途遥远,利宁在北京停留后和我一起来回,路上就得花去一个半星期。回昆明后,两人多数时间得分别和各自的家人朋友在一起。夏天时间长些,利宁总到北京来和我见面。天气太热,公园约会呆不长。我住学校六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幽会几乎不可能。利宁要么住她佬佬家要么住在离我学校不远的她二哥家。她佬佬家有7-8口人,她哥与岳父母同住,岳母退休在家,都不便亲近,见面后多只能一本正经地面谈。

四年就这样过去了。1982年2月,利宁毕业,我的学制长点,要夏季才毕业。计划是我在北京考研究生,她争取分到北京,这样我俩就可以团聚了。突然,有几个星期我都没收到她的信。有事发生了,但我不知道是什么,很着急。信来,让我周末去她二哥家见她。

见面后,发现她心情非常不好,表情严肃,和以前很不一样。她二哥全家在,我俩在客厅里分开坐下,进入会谈。她告诉我她被分配到南京的一个研究所了,次日就要离开北京去报到,特意来见我一面。我有点吃惊,利宁的父亲曾经在她学校的前身,哈军工,的一个系担任过领导职务。如果找关系帮忙的话,分北京的事是应该可以搞定的。她父亲没帮忙,有两个可能性:一,对我不满, 不愿帮。二,我认为更可能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她不要帮忙,想自己搞定。

利宁性格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凡事都想自主自立 。年少时,凭自己的努力,非读书人家庭出生的她成了县里的中考状元。这种闻所未闻的事她都能做成,还有什么事她做不到呢? 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更增强了她的信心。高考时她和我在一起,我很清楚她家里没有提供过任何帮助,为此她还向我抱怨过。她平生非常在意别人对干部家庭子女凭祖上庇荫成功的批评。由于很少朋友知道她的家庭背景,经常会有人在一起闲谈中聊到这个话题。她当时一言不发,但事后总会对我说,并非人人如此。虽然从不用提及自己,但总会告诉些自己努力成功的干部子女的例子。

利宁和我都没有对过去的事追根寻源,纠缠不休的习惯。我没问,她也没讲分配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这事对她的伤害很大。她以后从不提及她学校也基本不与大学同学联系。重要的是我知道,如果这次她都不寻求家里帮忙,以后任何事她都不会求助任何人了。她很倔的。

她接着说的,对我就是晴天霹雳了。她说她前前后后已经仔细考虑了很久,决定终止我俩之间的男女朋友关系,以后做个不见面的朋友。过去四年,我俩真是男女朋友的日子屈指可数,已经够痛苦了。以后她能来北京和我团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知道我很不喜欢也肯定不会愿意两地分居,她也一样。想来想去,长痛不如短痛, 最好现在分手。

我说我可以考南京的研究生。她当即让我断了这念头。她说,从一开始,你就强调我俩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平等,我完全同意。如果你这样做,那我就欠你个人生了, 谈何平等,绝对不成。我知道她要和我结束男女朋友关系的想法是深思熟虑过的,但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考察我,看我的态度。解决两地分居难上加难,她需要我的冷静认真考虑。但她绝不会接受我的妥协方案。

在我俩平时的交谈中,我更讲逻辑,利宁更有理性。遇到任何事,她都能理性分析,然后心平气和地接受分析的结果,不管是好是坏。但我俩相爱这事恰好并非逻辑或者理性分析能给出结果。可我俩当时是危襟正坐,只能理性分析。说来说去,只能达成继续保持联系,容后再议的共识。分离四年后,利宁和我再次分离。这次,就不知道还得分离多少年了。

愚蠢

分开后,利宁和我又恢复了一去一来的鸿雁传书;内容和热度并无任何变化,和从前完全一样。主要讲彼此身边发生的事。 我告诉她,我准备考科学院自动化所的留美研究生。并和她讨论了我面临的一个决择。我上学的自动化系知道我要考外面的研究生后,建议我考虑留校,由系里送我去日本东京大学读博。留校机会难得,且不用考试就可以留学,比考研风险小。但我不懂日文,心目中那时只有美国,且更愿意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年轻气盛,就告诉利宁我准备放弃。利宁对我能考试的本领从不怀疑,反正我也没其它本事,同意我的选择。

考试完后发生了点意外,我心情不佳信上也说不清楚,给利宁写信就慢了。她给我来一信说和她一起分配到研究所的两位男生中有一位不错,想进一步发展关系。我马上给他写了封信,叫她不要轻举妄动,我很快就会到南京。

我是一个周末到南京利宁单位的。见面后,她把我领到她的宿舍,告诉我她和一位南京小姑娘同住一宿舍,小姑娘周末回家了。话才完,我们就抱一起了,早忘了我俩现在只是朋友的说法 。利宁和我都够理性,尤其是利宁,她的理性只能用无所畏惧的勇敢来表达。我俩1974年相识,后因一起读禁书相知,在一同工作学习中相爱。我的理性曾使我迟迟不敢表达爱意,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她则认为自己毕业时搞砸了分配,她的理性认定她会拖累我的前程,不忍心。所以尽管恋恋不舍,她还是愿意给我机会。但爱从来都是非理性的,当两人在彼此的怀抱里时,是不会去理性考虑何日才能团聚的,只知道我俩谁也离不开谁, 只能相依为命。

爱意表达完后,我告诉利宁。凭借我一贯的愚蠢,我把出国留学一事搞砸了。那年,科学院自动化所招4名留学美国的公费生,我成绩排名第二。政审过、甚至还通过清华留过学的教授考核了我的英文,再通过出国体检,然后就让我等待出国培训通知。一天,系里告诉我自动化所管研究生的宣传科让我去一趟。 我去了,宣传科的一位干事开门见山就问 。听说你有位女朋友,是真的吗?我回答,是。然后她就问,名字是什么,现在在哪里工作。南京。问话结束,然后就没了。

再去询问,就是官话了。所里有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计划,派哪个专业方向的人去留学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并不仅仅看考试分数。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等。说的冠冕堂皇,我无言以对。

中国自古就有户籍制度;即一个人只能在其户口所在地生活和劳作。当时北京有全国最严厉的户口管制,一个户口的黑市价格超过大学毕业生10年到20年的工资。像科学院自动化所这样的地方则有着最严重的两地分居问题。所里有不少研究人员已经分居十年以上。后来才知道,我研究生宿舍旁边住着的就是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屈指可数的一位 。毕业后留所,所里不仅送他出国进修过,还给他分了极其珍贵的一间房,但当有单位可以解决他的两地分居问题时,毫不犹豫跳槽 。

按官话,我们都是机器上的零件,得听从组织随意安置。组织有自己的整体利益要考虑,当一个零件比另一个贵了点或者不那么可靠时,换个位置理所应当,且一定会发生。而零件则不管被组织安置在何处,都应该无悔无怨地为机器的有效运行做贡献。我明白,但为何还愚蠢,大家可以从我的个性甚至潜意识去分析,我就不多说了。

听完,利宁一言不发。她知道我有多努力过,算是为我默哀。除了默认我太愚蠢外,并没有责怪我,甚至都没有责备我不和她商量对策;她知道我也很倔的。然后说,既然事已过去,忘了就是。转而和我商量下一步。现在可以一心一意想办法把自己弄到北京了。一生,她再没和任何人包括我提过这件事。

利宁的家国情怀很重,且坚持有恩必报。如果我当年公费公派出国,她定会坚持报恩。我俩的一生也许就不同了。既然她和我对自己的人生并无抱怨,一切也许就是命中注定。

有墙在,我用头去撞,是我的愚蠢。没撞死,是我的幸运。但我仍然不会原谅墙。40年后,利宁和我参观了爱沙尼亚历史博物馆。馆中纪录了爱沙尼亚苏维埃主席团的最后一次投票,全票通过解散苏维埃。爱沙尼亚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当然是苏维埃这堵墙上最耀眼的几块门面砖。非常风光,需要机缘巧合、明真暗斗、祖上余荫才能成功,可仍然是被安置的。一天,砖有自由了,连最耀眼的门面砖都不在意毁墙走人。

晚饭后,利宁把我带到她信上说的那位男同学那里对他说,我男朋友来了,请帮忙在你们宿舍帮他找个住的地方。那个夏天,我晚上住男生宿舍,白天则呆在利宁的宿舍里。利宁不时抽个空回来和我幽会片刻。周末则一起去南京的风景名胜穷游。囊中羞涩,我俩从不进餐馆,总是在路边摊吃点馄饨。当年馄饨的美味终生难忘,欢声笑语记忆犹新。

旁观

1983年夏天,利宁到北京接受技术培训,周末先是和我约会,后变成一同去医院 。她父亲癌症复发,住进北京301医院。我和利宁父亲从未交谈过,我去就是静坐旁观。

周末是探望病人的时候,不时就有客人来。有两拨人很引人注目。一拨是秘书,代表上级前来 。见面大致这么说,“xxx首长知道你病了,但他最近实在太忙不能亲自来,特地让我代表他来看望你。首长对你的工作非常满意,希望你好好养病,早日康复,继续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另一拨是战友。记得一位来时大约是这样嚷的,“老吴,我来看你了。来前,我已经先去见过医生护士了。我告诉他们你是我红军时代的老战友,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给他们下了命令,让他们尽全力救治你 。他们已经答应我了。 别担心,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党和国家还需要你继续做贡献。”有的则会这样问候:“怎么搞的,这病怎么会发生在你身上。周围的人怎么也不提醒提醒你,要劳逸结合嘛。不过,你看起来很好。继续保持好心态,很快都会好起来的。”

不是宝贵财富,不能继续做贡献就不全力救治了?更何况,我觉得这些说话人更在意的是表白地位和态度,并非真关心体贴病人。我对这些话一句也听不进去甚至还有反感。我不知道利宁父亲的感受,也许觉得很中听?利宁则批评我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听人话好话。

1984年1月,利宁父亲病逝。利宁让我回昆参加葬礼。我不清楚我该以什么身份参加什么仪式,她家的其他人也不清楚。利宁一锤定音。小缪是我的亲人,所有仪式她都坚持让我和她一起参加。话虽这么说,我俩那时都没想到要订婚或者结婚。 天各一方,做什么都没有实际意义。至少在嘴上,利宁和我对 所有形式都不太在意。

1984年夏天,我第二年五月就要毕业,毕业后有两个去向,一是继续读博士,二是留所工作。这时我从同学那里听到可靠传闻,中国科学院系统将首开先河允许个人自主申请出国留学攻读学位。 告诉利宁我会放弃在国内读博士,马上就着手准备申请出国留学。

当年申请出国留学可不容易。不说一次托福(TOFEL)考试的费用就是我几个月的工资,许多人甚至没有办法换到报考需要的美元。申请得从人海中找出跟自己的科研有关或者能读懂其论文的教授开始,直接给教授写信说些自己明白点啥的话,和教授套上近乎。以后,找到合适的推荐人写优质的推荐信也非易事。最简单的拿到大学和研究生成绩单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到非常难争取到的全额资助,仅仅录取是不能成行的。整个申请过程非常费力费时。我告诉利宁,尽管希望渺茫,但我还是愿意全力以赴,假期就不去她那里了。她虽然非常想见到我,还是同意了,并告诉我她计划通过对调,即和一位愿意从北京去南京工作的人交换工作的方式把自己弄进北京,这可一点不比我申请到出国留学的机会大 。

结婚

1984年11月底,利宁突如其来地出现在北京。我问她发生什么事了?她说,“没事,就是来和你结婚”。我一下子愣住了,目瞪口呆,这也太出人意料了。她说,“怎么,你不愿意吗”?我缓过来后忙说,“愿意,高兴还来不及呢。不过,怎么这么突然,也不事先告诉我。”她说,“我就是突然想起来马上就要和你结婚,难道不行吗?”当然行,我在所里开了个证明,去北京海淀区领了结婚证,就和她回我俩的老家昆明度蜜月了。

利宁和我对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仪式都不重视,回到昆明,我俩谎称已经在北京办过婚礼,在昆明请双方的亲戚朋友吃了顿饭就算结过婚了。当然也就没有说过,“我愿对你承诺,从今天开始,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我将永远爱你、珍惜你直到地老天长。 我承诺我将对你永远忠诚。 ”但我俩知道对彼此的承诺,没有说出来,并不等于我们会不遵守。在昆明度了两个星期的蜜月,我俩的共同结论是,结婚真好。 其实应该早点结婚的,至少有机会呆一起时,可以亲近点。

由于我俩是匆匆结婚,双方家里都没有准备。 一天,利宁回家去,带回个金戒指让我一定戴上。说这是他外祖父革命一生积攒下来的一点碎金子,逝世前给了她母亲,她母亲把它打成一个金戒指送我。我知道利宁很在意这个戒指,戴上后,从未摘下过。反过来,我没任何东西送利宁。我父亲早逝,母亲一人供我们兄妹三人上了大学,我大学毕业后就不向家里要钱或物了,利宁当然也从不问我要任何东西。她工作后,也不再向家里要钱或物。我俩当时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研究生,工资维持生活和额外开支都够呛,什么都买不起互送;货真价实的裸婚,互送的就是彼此。多年以后,有能力买戒指了。我建议利宁买一个。利宁说她不需要,何况皮肤还有点过敏,戴了不舒服。我抗议,我戴你不戴,别人还以为你单身呢?利宁说,我的性格你知道,你觉得戴个戒指对我会有约束吗?

蜜月后,我俩又分开了,我北京,她南京,相隔千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生活一切照旧, 只是称呼上有点小变化。我从认识利宁不久成为书友后就称她为利宁,从未变过。结婚前,利宁在老缪和小缪之间互换。叫久了,我发现规律了。凡是她觉得有需要为我的书生气或者笨拙打园场时,我就是小缪,否则就是老缪。结婚后,小缪基本弃置不用,加了一个新称呼,我家老缪,宣誓一下主权。

第一个家

1985年3月,利宁再次突如其来地出现在我5月份毕业后就要开始工作的单位,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我俩的两地分居终于结束了。我问她怎么办到的,她轻描淡写地回答。北京的上级机关要成立一个计算机中心,从下级研究所抽调技术骨干,但有个条件,需要在北京有家,因为没条件安排住宿。她既是技术骨干,我俩已经结婚, 算在北京有家,所以就被调到北京来了。

可我倆并没有可住的家。我那时仍然住在单身宿舍里。原来三人同住,一名叫王苏宁的毕业后要去科学院别的单位,北京有家不住了。剩下我和一位名为罗毅的军人子弟。不过是位特殊军人,1949年建国时奏国歌的军乐团团长,音乐家。罗毅家住北京,是我在清华不同系的同学,上大学前当过四年农民和生产队长,人很正直且非常风趣。当初我们三人住时,王苏宁和我有时会说几句政治不正确的风凉话,罗毅从不。一天,我俩正说,罗毅插话了。“我的家传是绝不说风凉话。我爸爸告诉过我们,当年他们行军打仗时,头晚上讲风凉话的,第二天就在井底了。我可不想去井底。”我打趣问到:“那我俩明天是不是就要去井底了?” 罗毅一本正经地回答:“不会了,你倆说什么,我一个字都没听到过。”

自动化研究所我那届大多数研究生都在1985年及以后自己联系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就罗毅不为所动听从组织安排。1987年被公派到匈牙利去读计算机博士。1989年匈牙利变天,吃尽苦头。千辛万苦后碾转至加拿大。1997年全家到波士顿玩,住在我家。谈起往事,他说,他当年在匈牙利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敞开喝可乐。2007年他就因肝癌英年早逝,估计跟在农村和匈牙利吃苦太多有关系。当时,罗毅听到利宁和我的困境后,当即表示他早就打算搬回家去住了。马上收拾东西,把那间三张单人床的单身宿舍让给利宁和我 。

就这样,结婚快半年后,利宁和我终于有个赖来的一间屋子的家,连睡觉的单人床都是公家的,因为利宁得去骑自行车20分钟的单位上班,买了一部杂牌自行车,算是有了第一件固定资产。

尽管如此,我倆仍然只有高兴;尤其是为利宁能把自己从外地调入北京感到自豪。如此成就,闻所未闻,真比我申请去美国读博士还难。我所在的自动化所,两地分居10年以上的夫妇还大有人在呢。虽然囊中羞涩,我倆还是找到几样不贵但都喜欢吃的的东西,一是内蒙古草原里长的口蘑,一是泥鳅。我俩用一个煤油炉烧了吃。吃了不少次。小日子过的美美的。

出国

1985年4 月,又有好消息了。我被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提供了一份免学费后一学年(9个月)8,500美元的全资助。当时的官方汇率是1美元换8.5人民币,初算一下,这个年收入已经大大超过我当时85年工资的总和了 。

当时去美国留学在科学院系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费公派,即个人承担留学的所有费用,但仍然算是单位的公派留学生,拿交换学者J-1签证,将来的去向仍受国家(单位)的限制。另一个是自费自派, 拿学生F-1签证,脱离限制。选择公派的好处是出国留学需要办的所有手续,行程安排等都由单位负责办理;而自派就得事事自理了。

虽然允许自主申请留学,但让不让走仍需要所务会议批准。对此,我不是特别担心。 我没有北京个人户口,我的户口属于单位。在单位以外,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我离开北京,所里就可以把我的户口用来从全国任何地方调个人来,解决一位员工两地分居的老大难问题。我无足轻重,但我的那个户口对所里(所领导)价值连城 。

我视独立自主为人生第一要素,故向所里申请了自费自派,用户口跟所里赌一把。利宁比我更了解中国的现实,不太赞同,但我指出我已经让所里办过一次公派,搞砸了,她也就同意了。 终于等来批准。以为就万事大吉了,不知道有的是磨难在等着我呢。

同宿舍的王苏宁同学也申请到了去美国留学,也选择了自费自派, 我俩一起通过中国科学院向美国驻华大使馆申请留学签证。他很快就接到面试通知,而我迟迟没有。向自动化所和中国科学院打听,没人理睬,称这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事,他们管不着。王苏宁是位非常热心助人的同学,在他面试时,替我打听了。拿学生签证,大使馆要面试,找不到我,只能通知我的“单位”,但没说单位是科学院还是自动化所。我是自费自派,自然不在任何单位公派留学人员名单上,公家的办事人员大概不觉得有义务把私人信息传给我。王苏宁是北京人,有当地户口,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单独存在,不知是由于这个原因,还是其它原因,他收到了面试通知。王苏宁在去大使馆取签证时,帮我约了面试,我才办成签证。

为这事,利宁和我很生气。当时出国,不管以任何方式都是要进学习班的,主要就是教育大家出了国,不要忘了自己仍然是中国人和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话说的大义凛然,当然正确。 可对一个普通公民,国家公务人员连传达个信息的义务和责任都不承担,这公平吗?不过, 零件有资格讲公平吗?

拿到签证后,所长办公室给了我一张需要盖十几个章的离职表去办离所手续,注销户口。我以为这就是例行公事,结果发现我错了。哪个办公室都不愿先盖。有时甚至相互推诿,都说对方得先盖。其中最关键的是主管所里出国事项的宣传科的章,好几个办公室都等着这个章。

我去宣传科盖章,干事要我给她所里同意我自费自派留学的正式文件。我让她打电话和所长办公室核实。她说她不打电话只认文件。 我无奈只好去所长办公室要文件。干事告诉我,所里没有为这种小事发文件的习惯。如果宣传科有疑问,打电话来问就是了。无奈,再回宣传科;无奈,再找所长办公室。两个办公室并不在同一层,那些天,我上楼,下楼,上楼,下楼,省略点字吧。跑了太多趟后,一位副所长不耐烦了,就让我听着,他给宣传科干事打了个电话,干事在电话里承诺会给我办。我以为这事就解决了,结果还是太幼稚。回到宣传科,干事仍然不给盖,告诉我她在电话里答应领导的是按所里的规定办,按规定我仍然需要给她个正式文件。我还能怎样呢?只好又去所长办公室,最后不记得是哪位副所长不胜其烦后陪我去宣传科才盖上章。此时我已经在崩溃边缘了。

宣传科干事显然是在故意刁难我。她就是为我办公费公派留学的那位。上次不让我走,还勉强可以说是为所里着想。但这次我走,会帮所里解决一位也是她同事十几年的两地分居,而她自己就是两地分居十几年后,从外地调到所里来的。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怀疑大使馆面试通知也是她忘了告诉我。

我的理解是,这位干事受了十几年的磨难才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已经变态。对他人,不是同命相怜,而是相恨;见不得别人少受一点点磨难。磨难有时候教会一个人的不是同情和善良,而是仇恨和恶毒。在所里,研究生和出国都归宣传科管,所以她知道我结婚不到半年,两地分居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也知道我出国一年的收入是多少,见到如此多的好事都落在我头上,她心里大概只有羡慕嫉妒恨 。唯有折磨折磨我,才能让她的心理稍有平衡。利宁知道我对这位干事很有成见,到美国后,特意对我说,她其实人不坏。你走后,我还赖在你宿舍里住了一阵子,去宣传科交涉,都是她在帮忙说情。后来我出国,需要办各种证明,我每次去,她都热情接待,积极帮办。

别人也许不懂自派和公派的区别,但她一清二楚。为什么她不刁难而是主动帮助利宁,我就不明白了。问题可能出在我身上,利宁待人接物温良恭俭让,讨人喜欢,再加深喑中国的官场之道、自有气场。从能办成只有超人才才能做到的调自己进京,就知道她的本事了。我恰恰相反,笨拙迟钝,完全不会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且一看就知道是个软柿子书生,不捏我捏谁?

也许办事员不是坏人,也许是我的好欺负让我受欺负。但一个给人权力支配他人的命运,而被支配之人完全没有反抗能力的体制,一个让夫妻不得不分开十几年精神变态的体制,一个不把人当人而是当零件的体制,仍然是个坏体制,我仍然不喜欢。

1985年8 月的一天早上,在一起度过我俩8年相爱里可以天天见面的短短4个月后,又要分离了。利宁不想太伤感, 还得上班, 就不到机场送我了。她二哥给我找了辆他工作单位去北京机场送货的小货车。我一个人带着装满了包括全套餐具 的两个大行李箱,兜里揣着向自动化所借的50美元和一张借钱买的机票,挤在一堆货物里启程离开中国。

我离开时,利宁已经怀孕三个月了,很快就可以看出身孕了。但她无处可居,只能暂时赖住在我的宿舍里,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后来身子越来越重,冬天也快到了,下班晚了就在办公室里过夜。她单位的领导是位女的,看到这情况,动了恻隐之心,亲自干预,才为她在单位分了一间房让她有个睡觉的地方 。

团圆

到美国后,和利宁的交流就很困难了。那时,还没手机、电子邮件,甚至连电话联系都办不到。一是没私人电话,二是一分钟几美元的通信费也不是我俩可以负担的,只能通过十天半月才能走一趟的普通邮件保持联系。利宁知道我在美国学习不容易,为了能拿到下一年的资助,学习成绩是不能有B以下的, 对我报喜不报忧。所以,我并不清楚她怀着孕,没有人帮忙,房里没有卫生间,工作还特别忙、在吃饭睡觉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是如何一个人艰难困苦生活的。以后,她也从没向我诉过苦, 抱怨过一句。

1986年3月,利宁在昆明生下我俩的大女儿,之所以把大女儿生在昆明是因为在北京她只有一间房,我不在身边,单位没有幼儿园, 全职工作是没法照顾一个婴儿的,只能让我母亲在昆明帮忙照看。利宁在昆明陪大女儿到半岁,恋恋不舍回北京后就和我商量下一步。 我来美国一年,假期也全时工作,省吃俭用居然存下几千美元,下一年的资助也争取到了,可以申请她们母女来陪读了。可一打听,我一个人的资助加存款,申请利宁来美勉强合格,但要申请母女一起来就不了。硬申请,肯定被拒,两人都来不了。讨论后,决定利宁先来,来后她也申请读研究生拿资助。两份资助就有资格申请大女儿来美了。这个决定,利宁纠结了一生。

1986年晚秋的一天,我去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打听办陪读的手续,想问问需要些什么文件才能办,好让利宁在国内准备。见到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我告诉他我想为妻子办陪读。他说,好事,问了名字就开始为我准备申请陪读签证的材料。我迷糊了就问,我不需要提供证明谁是我妻子的文件吗?办公室主任也迷糊了,反问:

啥证明文件?你肯定知道你身边睡的是谁,不会不知道吧?倘若你都不知道谁是你妻子,还有谁会知道,又怎么能知道?除了你自己,其他人凭啥说谁是你妻子?(What proof document are you talking about? You do know who sleeps beside you, don’t you? If you don’t know who is you wife, who else could know and how could he know it? Except yourself,how can anyone  else tell who is your wife?)

这话从逻辑上讲,无懈可击。 妻子和丈夫同体是彼此的“另一半”,不可能互不知道 。 如果丈夫都不知道睡身旁的妻子是谁,就没人能知道了,从何证起,谁又能证? 办公室主任觉得需要证明谁是我妻子这事不可思议,就讲给其他教职员工听了。过了好久,还有教授向我核实,“在中国,夫妻关系需要旁证,真是这样吗?”

有同胞可能会问,没有证明,有人撒谎怎么办?重婚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重罪,有可能吃牢饭。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问过一个哲学问题,“如果一个人撒谎比说真话好处更大,为什么要说真话?”对应的则是个常识问题,“如果一个人撒谎比说真话坏处更大,为什么不说真话?”在知道有白纸黒字为证的情况下,还会有人不仅仅傻还蠢撒谎自证重婚是违背常识的。所以,一个人需要旁证自己的妻子是谁,逻辑和常识都解释不了。对教授的问题,我无言以对,难道我可以说在中国逻辑或者常识都不适用?

1987年3月,在分离一年半后,利宁和我在美国重逢。我俩租了一套有两个卧室,厨房、客厅和卫生间的研究生公寓。不过,和当时所有省吃俭用的中国留学生一样,一套公寓总是两家分住。和我俩分住最久的一家,先生早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回国时,还去拜访过。院士夫人谈起,她现在出行高铁非商务舱、火车非软卧不可。我俩还笑话她忘本。这次,我俩的固定资产也升级成一部二手车。境遇比在中国赖住一间屋, 一部杂牌自行车算有点进步。

到了美国,利宁没有和其它留学生太太一样去打工赚美元,而是分分秒秒用来学习英语和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她想通过在美国读研究生实现从一位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到软件工程师的转行。当然,最想的是尽快把大女儿接来。我 1987年夏天回中国开会,想把大女儿带到美国。不出所料,申请签证果真被拒。要接大女儿来,只有利宁也尽快获得全额资助才有可能办成。

通过在计算机系上课取得好成绩和与教授交流,利宁1988年3月被康州大学计算机系录取攻读硕士学位。但读硕士,计算机系是不提供资助的。利宁睿智、 勇敢、外向、善于与人打交道的特长就显出用武之地了。全校几十个系,她一个个去打听,只要有线索就去追。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农业系找到了一个管理数据库有全额资助的研究助理位置,得以当年秋天就可以读研究生和为大女儿办理团聚。

1988年晚秋, 我在清华的同学宋安澜要来美国读博士后。宋安澜是浙江省1977年高考状元,人非常能干,乃请他帮办手续并把大女儿带来。一切顺利,我们全家终于团圆,喜悦过于言表。

大女儿来后,利宁和我做了一件没有其他留学生做过的事。因为便宜的公立幼儿园要排队暂时进不去,就把大女儿送去美国著名的以儿童成长为中心的蒙特梭利(Montessori)私立幼儿园。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超强,蒙特梭利教学法也似乎很有效。第一天,大女儿就掌握了英语里No的准确用法。一个星期后就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简单需求,比如说我要喝水,和描述简单行为,比如说红灯停。 两三个月后,当我们送大女儿去公立幼儿园时,她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已经没问题了。 蒙特梭利幼儿园当时一个月的学费可以买一部大屏幕电视再加一台柜式电冰箱还绰绰有余,几乎是一个人的全额助研金。

生命似乎轮回。2023年大女儿生下大孙女,两个半月后被送进一家蒙特梭利幼儿园。小女儿小时候进的是一家说汉语的家庭“小熊猫幼儿园”。2024年小女儿在利宁病房下面低两层的同一病房里生下小孙女,两个半月大被送进一家说汉语的正规“小熊猫幼儿园”。

 

Author: 缪熙怡

2024,5,27,Memorial Day

利宁已逝,就用她身前很喜欢的从容祷文为她作个结语吧。“愿上帝赐我从容去接 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给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一切;智慧知晓这两者的区别。欢 度当前的每一天,享受当下的每一时刻,接受艰难作为通往安宁的通道。像主一样 接纳这个罪恶的世界就是如此这样,而非如我所愿。相信主会去改正一切。若我顺 从主的意愿,愿今生我可以活得快乐像样,来世则和主在一起永享至福。阿门。” 上帝显然馈赠了利宁从容、勇气,乃至智慧。她从容地接受了她不能改变的一切, 包括各种美好、艰难,癌症,乃至早逝;也做了她力所能及的一切让世界变得更温 馨更美好。 她待人以真以诚以善以爱,世界也以真以诚以善以爱回报了。 今生她 活得快乐像样。来世,她已经和主在一起永享至福了。尽管如此,我觉得她还是需 要知道下面这几件身后事的。

感恩追思

利宁,按你的吩咐,在你的身后事办完后,波士顿西区教会主持你受洗的施牧师为 你在教会内主办了感恩追思祈祷仪式。你让我邀请的六位知道你生病并给予了你众 多帮助的好友都来了。一位被邀女士的非华裔丈夫,也来了。他坚持要来,因为他 忘不了你云南凉米线的味道。我,倆女儿女婿都来了。 倆孙女,一个不足一岁一 个刚满月就不能参加了。

在仪式上,施牧师先布道后带领大家一起为你向上帝感恩祈祷,然后是四位宾客追 思。你高中和你同台演过话剧的老同学追忆了你在高中时杰出的写作以及表演才能, 并展示了你在新冠疫情期间为医院、养老院、和朋友做的口罩。 你的教中挚友则 回忆了你们一直持续到你去世前不久的查经班讨论和祷告,你用洪亮声音倾吐的对 上帝的爱,和在信仰上的共同追求。你读书会的好帮手是这么说的:“因为利宁的 读书会,小小 Acton 华人圈子有了文艺气息,沙龙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文学艺术爱好 者,一个月一次的讲座从文学到哲学,从美术到音乐,从宗教到科学,一直办到她 搬离了 Acton。这么多年因为她的读书会,使我每天的朝九晚五生活从此有了色彩, 有了期待,有了意义。”中文学校的创始人和读书会的另一位好帮手则高度赞扬了 你对中文学校的贡献和创办读书会的功劳。倆女儿则一起为你致了下面的悼词:

[姐姐] 当我站在这里时,我既是一个悲伤的孩子,也是一个新妈妈。直到我成为 母亲,我不认为我真懂得母爱的深。我很想知道,为了我俩将来生活得更好,我母 亲怎么能有留下她六个月孩子的勇气 。她深爱着女儿,为确保一切文件准备就绪, 在我出生之前她就挺着怀孕的肚子,之后又跑遍中国,以便我以后可以去美国与她 团聚。(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当时利宁一个人在北京工作,我已出国,只能在昆明 生下大女儿让她奶奶照看,所以需要办昆明户口,办出国时又发现还得办北京户口, 2 以及护照。当时是计划生育时期,户口不容易办,所以利宁就不得不在北京昆明两 地为办户口和护照多次奔波。)

[妹妹]但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她就是那样的勇敢。 今天,当我和姐姐最需要这种力 量支持时,我们无比悲伤地发现我们失去了它。我为我们的女儿将没有有机会向她 们的祖母学习包饺子伤心,为我们自己刚刚成为母亲就失去母亲悲愤。才刚开始理 解她,就失去了她,我们深感残酷和不公。

[姐姐] 但即便如此,我们母亲的一小部分力量还是传递给了我倆,对此我们深表感 激。 我很高兴她有机会见到,拥抱和与我的女儿,她期待已久的第一个孙辈,玩 耍,和也有机会看到我妹妹的女儿出生。

[妹妹]我很感恩她能看到她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她中意加入我们家的出色男。 更高 兴她能见到她的两个女儿在她的帮助下做出的选择已经开花结果。我希望我们能够 并将会继续让她感到骄傲。

[妹妹]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我们的父亲,他去年不是和他的生命伴侣环游世界,而是 在她床边度过。爸爸 - 你已经向姐姐和我展示了什么是真爱与奉献 。 谢谢。

[妹妹]最后,谢谢大家。 我母亲来到这个国家几乎不认识任何人,是你们帮助她在 这里生活,给了她支持和欢笑,见证了她的一生。谢谢。

[姐姐] 当我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坐在她身边时,她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向我强调, 坚定说出的是:“ 别哭。 我离开这个世界无悔无怨 。” 我心里总在想“有多少人 可以这么说啊?” 我母亲做到了。 因此,即使离开我们,她也留下了最后一课; 勇敢真实地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像她一样平安谢世。

[姐姐妹妹]妈妈,我希望当你在天堂看到我倆时,你会看到我们从你身上学到了多 少东西。我们非常爱你,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谢谢你,谢谢 你,谢谢你。

利宁,大女儿高兴地告诉我,你大孙女最早会说的话就是:“谢谢你”。 要能见 到你,她一点会亲口对你说的。

我最后发言,简单介绍了我和你因为革命时期的荒谬相识,一起读禁书相知、又因 厂领导要算革命时期的旧账成为同事,为考大学互帮互学同桌,朝夕相处、促膝谈 心相爱,以后相依为命的历史。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告诉大女儿一件你就是不让解释 的事。

1987 年你开始办理赴美手续,一个难题就是带不带大女儿一起申请签证。带,当 时我的收入只是一份 9 个月的助研金(假期的助研金需要当时申请),勉强能帮你 申请探亲签证,如果再加一个婴儿是很难有成功希望的,故决定不带。我们计划你 先来,来后申请读研究生和助研金,两份助研金就有条件申请大女儿的签证了。 1987 年春天,你来到康州大学和我重逢。1987 年夏天,我回国开学术会议, 想把 大女儿带来,为她申请签证,果真被拒。1988 年初夏,你申请到了康州大学计算 机系的研究生,经过不懈的努力, 在农业系申请到了份助研金帮一位教授管理数 据库。

1988 年秋,我的同班同学宋安谰恰好要赴美做博士后,我们请他帮忙替大女儿办 手续并把她捎来。安谰办事能力极强,一切办妥。想的也很周到,怕她路上吵闹, 还让她离开前头几天就住到自己家。1988 年晚秋,我们终于又见到了大女儿,全 家团圆。她已经差不多两年没见过她母亲,一年前见过我一面。见到后的当天晚上 就是不肯和我们一起睡觉而是用昆明话大喊大叫:“我要找我的宋叔叔,坐大飞机, 吃黑水水。”这就成了你的心头刺了。不时总要回忆一次,流泪一次。另外我也发 现你随身带的钱包里从此多了一张相片,大女儿的相片。相片随着大女儿成长,换 过。到你逝世时,钱包里还是只有一个人的相片,大女儿的。

大女儿懂事后,我觉得应该和大女儿解释一下我们当时的难,但你就是不肯。你认 为不管客观条件如何,我们当时的决定就是不带大女儿来,没什么可解释的。你走 了,我也终于有机会当众向大女儿解释让她忘不了你当年的无可奈何,并非扔下 她 。

仪式后,我们全家向来宾和牧师夫妇道谢告别。

遗嘱

利宁,在医生告诉你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后,你就把遗嘱发给我和倆女儿了,我 没有读,我倆的一生中有过多次奇迹,最后一分钟的命运突转,我相信这次也会一 样的。 你走后,我打开。遗嘱的第一句就是“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I have had a wonderful life)”。 第一二段你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你为我们这个家做出的努力和 心满意足;然后告诉我们死是必然, 不必上心 。 我们深感欣慰,在你的美好的一 生里,我们没有让你失望。 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为我们这个家所做的一切的 。

第三段是给我的指示,读到最后一句,我读不下去了。你说,如果办不到,就随我 便了。我想起了你病重后跟我的一次交谈,你说,一个人躺在墓地里是会很孤独的, 问我害不害怕与你相邻。我不愿和你讨论就说:“你都不害怕,我会害怕吗?”你 是听得懂我话的意思的,于是做了安排,但依你从来不强迫我做事的习惯, 加了 这么一句。 利宁, 有可能办不到吗?

第四段则是给倆女儿的指示,这次不随我了。我去世后,你让倆女儿把你我同穴合 葬。说定了,我们依然相依为命。

再下面的五段都是关于我的,你这是把我托孤给倆女儿了吧?从健康、居住、陪伴、 读书、旅游、娱乐、事无巨细,甚至不能自理了一定要进家好的养老院都一一交代 了一遍。你知道吗?我一下子就记起了我和你都很喜欢,我读过多遍的《小王子》 一书中,小王子离世前的场景。

“到此为止,让我先走一步吧。

他坐了下来,因为他有点害怕了。

然后他说:
你知道的…我的花…我得为她负责。她太脆弱,还那么天真。面对世界,她只有四 根可笑的刺捍卫自己。”

我知道,我比小王子的花还让你操心,连四根可笑的刺都没有。你总认为我太憨, 没你的看护,谁都能骗我 。放心吧,我没那么好骗的。

最后两段是写给倆女儿的,她们是你的骄傲, 你已经教会了她们需要的人生经验, 相信她们可以自立自强,所以只是祝愿她们健康、成功和一生的幸福,并告诉她们 我们是一家人,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我会替你看护照顾她们的,尽管你认为应该反过来 。

怀念

利宁,你勇敢真实地生活、真心实意地做贡献,除了家人,你并不期望任何人怀念 你。但你的善行义举,不求回报服务他人的一生,你地上的朋友们又怎么会忘记呢? 她们记得你的。

你的挚友蓉蓉在一篇名为“闪光的利宁”的文章里是这么记得你的:

“利宁和我是几十年深交的挚友,我非常珍惜这位一生中难遇的金光闪烁之人。 她聪明智慧,刚强果断,热情洋溢,品质完美。 最让我敬佩的是她的为人。

有一个朋友,她丈夫多年卧床以至病逝,儿子年幼,工作辛苦,她时刻担心意外身 亡,恐惧小小儿子在这陌生的国土上无人照料。 她想到了利宁,询问如果她出了 意外,利宁可否成为小儿子的法定抚养人? 这种承诺可不是一件小事,是一言九 鼎的一辈子的责任,一般人是不会答应的。 利宁答应了,并且愿意履行法律程序。 这位朋友,恐惧的心安定了。 后来,她的生活慢慢地好起来,又交了新的男朋友, 这"托孤"之事也就忘却了。 此事,利宁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利宁逝世后,我 听这位朋友讲起,百感交集。 这就是利宁,一个为人倾尽全力,有求必应的人。

还有一个朋友,她丈夫全身瘫痪,住在康复中心;新冠刚开始时,不幸逝世。 康 复中心通知她去确认逝者。当时,新冠猖獗,没有药物治疗,全国上下白色恐怖, 人心惶惶。 这个朋友举目无亲,孤苦伶仃,她想找人与她一同前往确认逝者。 她 想到了利宁,虽然她与利宁的关系不深,认识而己,可是利宁的为人是非寻常人所 具备的。 果然,利宁答应了这个"可怕的"请求,伴同她前往,完成了"认尸"。 利宁的这些点点滴滴行在人世间的善举,多不胜数,如歌如泣。

如今,亲爱的利宁走了,她走得光亮! 她一生在人世间完成的助人为乐的事,件 件变成亮闪的小星星,这些小星星汇集一堂,变成一簇美丽的花团,花团托举着她, 冉冉腾飞,飞到天堂。利宁,闪光的利宁!”

利宁,这两件事我都知道,就把背后的事告诉大家了。第一件发生在个周末,你从 中文学校回来跟我说:“我们收养个孩子吧,怎么样?”我说我们自己有孩子,干 嘛还要收养?你给我讲了情况,还加了一句,“收养还是有钱的,虽然不多。”我 回了你一句。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责任。你想了想说:“我知道我们负不起这个 责任,但那个孩子实在是太可怜 。”然后就叫我准备文件,说是要交给律师办手 续去。

第二件发生在 2020 年初夏,当时新冠肆虐,我们居住的小小的麻省 (Massachusetts) 每天也有上百人丧生,你和我战战兢兢地躲在家里,连买食物都 不敢出门。电话来了, “我好久不开车了,让我和先生商量一下。” 电话是 WJ 打来的,她是利宁主办的读书会的一位常客,除此之外,并无交往。她在美国从没 正式工作过,对语言和与人打交道没有一点自信。她先生新冠去世,想让利宁陪她 去认尸。 你对我说:“WJ 无人可求,我们还是去吧!”尽管满心恐惧,你还是陪 WJ 认了尸。当发现搬运尸体的工作人员竟然无口罩可戴时,你把身边的口罩尽数 送给了他。在接着的日子里,你在家里做了几百个口罩,送给周围医院里的医护人 员和需要的朋友。

我想让你知道,你中文学校和读书会的朋友自发写了超过 20 篇文章追忆你的一生。 文章太多,我就不引用内容了,只是把部分题目列举在这里让你知道:

闪光的利宁
热心助人的大姐姐
你是那颗最亮的心
可爱的天使
优秀又谦和
集热情才情一生
怀念亲切的利宁
活得精彩
怀念利宁的读书会
让我难忘的故事
君子之交
与利宁共事的点点滴滴
问泉那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念和利宁在一起的日子
斯人永怀-记念吴利宁老师
与利宁一起的那些日子
良师益友
沉痛悼念我的朋友利宁
怀念利宁,一个真诚的朋友
天使曾来过--追思好友吴利宁

对我和你的朋友,你的另一位挚友泽鸣在“天使曾来过--追思好友吴利宁”里对你 的一生做了完美归纳:

“与利宁相识整二十载,第一面的场景早已模糊。但她一直就是一个天使般的存 在... 利宁热爱生活,追求真诚。对家庭、对朋友和对社会无怨无悔地奉献。她实力 满满却永远朴实谦逊。她从无功利之心却赢得真心的尊重。

2023 年圣诞节后,最后一次和利宁通话。面对一切,她的平静和坦然如细雨,润 物无声。我理解她不愿自己的病痛造成任何困扰。她从未有过任何要求,唯愿在她 完美的人生高台跳水动作后,入水的一瞬能有完美的最微涟漪。

我庆幸天使曾来过我们身边。”

天使已归,斯人尚存,天堂再见。

Author: 缪熙怡

吴利宁,我最亲爱的生命伴侣,1956 年 10 月 29 日生,已于 2024 年 2 月 15 日, 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的安睡中在波士顿平安谢世,享年 68 岁。

2020 年 12 月,利宁被确诊患上了一种及其罕见但恶性超强的癌,低分化神经内 分泌细胞癌;更常见的小细胞肺癌是它的一个有更多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分类。经过 6 轮化疗和 21 次放疗后,2021 年 4 月的影像检查发现癌肿消失,随后两年的多次 复查均未发现异常。

治疗期间,利宁的好友容容用自己也是患癌后加入基督教在基督那里找到心灵平安 的亲身经历劝利宁入教。利宁对信仰问题早有思考,因病呆家里已经开始了因工作 生活压力久违了的圣经自习,并有深刻感动。深思熟虑了几天后接受了好友的邀请, 在教堂举行了一个只有利宁和我,容容和她丈夫,教堂牧师和长老参加的受洗仪式, 成为基督教徒。

癌肿消失后,利宁和我先是游览了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完成了我们踏遍美国 50 个 州的计划。然后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世界之旅,访问了欧亚非三大州的十几个国家。 2023 年 3 月,我们又一次踏上了因新冠中断多年的中国之旅。这次,利宁有机会 第一次去陕西深山为她从未见过面的祖父母、到湖北为她外祖父,到河南为她父母 扫墓,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2023 年 5 月,在中国的一次登山中,利宁髋部出现疼痛。她以为是肌肉拉伤了, 并不以为然。几星期后仍不见好转,乃去医院做影像检查发现有癌变迹象。6 月初 赶回美国,在美国顶级癌症治疗中心,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确诊为复发,且扩散速度惊人,7 月初就已全身弥漫性骨转移。在中心先 做了 5 次放疔,后 6 轮化疗再加免疫治疗。

放疗后,利宁基本就感受不到疼痛了。化疗也只是用药期间有点不适。过了不适期, 我们就去纽约看当年 5 月出生,一天天长大,活泼可爱的大孙女。11 月中完成治 疗,虽然影像显示癌变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利宁自我感觉良好,基本无痛感。

医生给了两个治疗方案,一是用免疫药物维持治疗效果。因为并没有办法分辩当前 的治疗结果是来自化疗还是免疫治疗,这是在赌。可如果赌对,效果是来自免疫治 疗。这个方案将能长期控制癌变,且是有长期效果的唯一办法。二是使用非针对性 药物继续短期非常规治疗,因为这种癌并没有针对性或者靶向药。利宁认真考虑并 和家人讨论后接受了第一个方案。

第一轮免疫治疗后,利宁没有感到任何病情恶化的迹象。12 月初第二次免疫治疗 后,利宁和我还能每天轻松散步两小时,策划与两个女儿全家在波士顿的圣诞聚会。 12 月中旬的检查却发现癌细胞已开始器官扩散。因使用非针对性药物非常规治疗 癌症需要保险公司批准,拖了两周,定了 2024 年 1 月 2 日开始非常规治疗。

圣诞节前一天,利宁开始感到背痛,先是吃普通止疼剂,然后是含鸦片的强力止痛 药。12 月 30 日晚,极痛,强力止痛药也压不住了,乃前往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 的住院医院,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急症中心 求医,这时离治疗开始只差两天。

2024 年 1 月 3 日,利宁从急症中心转到医院癌症病房对已经出现的多种症状进行 对症治疗。使用一个自己能控制吗啡注射时间的止痛泵,利宁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1 月上中甸,其它症状也陆续得到解决。不幸的是,检查结果表明除了骨骼,利宁 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肺、胰腺等器官,且增长迅速。只能进行治症不治本的姑 息治疗了,

1 月 15 日,利宁的主治医生来病房通告她的病情,并告诉她,她的生命已经进入 倒计时,可能只有几个星期了,可以进入临终关怀了。下面是主治医生给我的电子 邮件里关于利宁的治疗情况和会面的描述。

“我永远忘不了利宁对了解自己的癌症有多好奇和积极,以及她如何花费长时间去 研究新疗法和研究性药物试验。她会把她的想法带到我们的会面中。尽管她的教育 背景不是医学,但我们还是可以就治疗方案进行相当高层的对话。 我可以看到她 正在运用她的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来治疗自己的癌症。

我还记得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住院时的那次交谈。她平静地接受了事实,谈到 自己有过美好的一生,照顾了家人,为女儿们感到自豪,并已经准备好了过渡到生 命的下一个阶段,我经常反思她为何能如此坚定和满足,接受死亡会有尊严地到来 的观念。”

利宁自己是怎么看的呢?这是她在治疗完成后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后写下的:“今天 去做脑部 MRI。当躺在那个白色的大圆桶里的时候,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自己 是个幸运的人。相比那些第一次发作就猝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们,我还有机会慢 慢检查、治疗,甚至躺在这样高级的设备中胡思乱想。虽然我知道自打发现患癌那 一天,我的生命就开启了快速倒计时。到底多快不知道,我的病不属于预后好的那 一类。都说任何生命其实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进入了倒计时,但如果没有迫在眼前的 疾病、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切实威胁,谁的感觉不是长长的日子大大的天?我感谢 造物主给予我若干年这种“向死而生”的体验。看花还是花,看物还是物,一样又 不一样。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百分之百地,我身后的世界会一如我来到之前那 样:美丑、善恶、永恒不变的变化、…., 一样都不会少。我留在这个世界上小小 的痕迹,是我和丈夫女儿们的亲情,还有我对原生家庭兄长们的牵挂。相信他们在 没有我的情况下也会慢慢习惯、过得不错。我真的有足够的理由坦然面对一切。” 她是用圣经提摩太后书 4:7 的这段话结束她的思考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持的信仰我已经守住了。”

这次会面后,利宁告诉住院部的病床医生。她现在的愿望就是在疼痛还可以忍受和 头脑仍然清醒的情况下再坚持姑息治疗一阵子。让自己可以看到即将出生的小孙女, 见见自己的家人,再进入临终关怀。另外,她与这所医院有特殊关系。小女儿 30 多年前在这所医院早产两个月出生,现在是这所医院的医生,就在自己楼下两层同 样位置的病房里候产。因此,她希望能在这所医院接受临终关怀。

利宁的两个要求都不同寻常,特别是第二个。美国的临终关怀通常都在患者家里或 者专门的临终关怀院完成,因为正规医院的花费非常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过 医院的医疗委员会的批准才能例外,保险公司才会同意。医生答应会尽力而为满足 她的愿望。第二天,医生就来通知利宁她的两个要求委员会都批准了。

知道这些消息后,大女儿为能够陪伴母亲,带着大孙女和丈夫全家于 1 月 30 日搬 回波士顿暂住。1 月 17 日,小女儿顺产生下小孙女。

从 2 月 2 日起,回到波士顿和产后刚恢复的大小女儿每天下午都会到医院来陪伴 利宁一段时间。我已经把家里的电子相片显示屏带到医院放在利宁病床对面的一个 地方让她可以随时看到动态显示的两位孙女,以前和现在的许多家庭相片。两个女 儿不时为显示屏添加新相片,让利宁可以及时看到两位孙女的健康成长。

这是利宁心情最愉快的一段时间,女儿来时,她会和她们一起看相片,评论孙女们 的可爱模样,有时候也一起回忆两个女儿小时候的生活片段和幸福时光。还有就是 列举我的傻点,告诉两个女儿将来需要关注照顾我的各种大小事。也许我太笨,她 每天都能想到点新的。

她还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2 月 3 日,那天她格外清醒。在女儿到来前,她对我说, 她一直想把她在摩洛哥旅游时吃了三次“免费”美味小米粥的经历写成个小故事, 可一直没时间。都这个时候了,她还忘不了贫穷善良的摩洛哥人民给她吃的三碗免 费小米粥。她一直想道谢,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头两次喝粥我都在场,但最 后一次我肚子疼躺在旅馆床上,只有她经历了。她让我好好听着,然后就把这段经 历清清楚楚地讲给我听了。

好时光总是太短。2 月 9 日,她背上的疼痛有所加重。虽然仍然可以通过增加注射 吗啡的频率和量加以控制。但吗啡一用多,人就会进入睡眠状态。那天女儿来时, 她已经多半时间在睡觉了。

从我 50 年前认识利宁起,她就没让任何人为她的人生做过决定。”我的事我做 主”,就是利宁。我和两个女儿也告诉过她,我们会支持她做的任何决定。

女儿走后,利宁醒过来和我商量。她说,“不醒中的陪伴是没有意义的。我的腹部 已经开始隐隐作痛,大概是胰腺痛。我嫂子就是胰腺癌去世的,我知道那有多痛。 没有目的的痛苦我一天也不忍受,也许现在是做决定的时候了,再晚我就可能意识 不清或者太痛苦了。”

2 月 10 日两个女儿来时,利宁告诉我们她已经做出决定,并让我们把医生找来, 通告选择进入临终关怀,停止了姑息治疗中频繁的输血。利宁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正 常进食,输血一停,就昏昏欲睡了。医生亦决定成倍增加吗啡注射剂量。

2 月 11 日女儿来时,利宁已经开始深睡了。深睡期间,护士会不时前来仔细观察 利宁脸上表情,察觉不舒服就注射更多吗啡;不安,则注射镇静安神药物,唯恐利 宁感受到半点说不出来的不舒服。

2024 年 2 月 15 日 4 点 30 分,两个女儿结束当天陪伴回家。5 点 15 分,安睡中 的利宁的正常呼吸嘎然停止。我赶紧叫回女儿参加牧师祷告。在牧师的带领下,我 和两个女儿在病房为她祈祷,愿她在天堂里永生,在地上爱她的人心里长存。

利宁对人生和生死有自己的见解。人以一声啼哭诞生于这个有战争、瘟疫、天灾人 祸的悲情世界,但其间也有温情、亲情 、和恩情让人想活。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活 出自己的欢乐和悲伤、欢乐应该与人分享、从而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人间温暖,悲 伤则当独担。有生就有死,生是偶然,死是必然,需淡然待之。生已经哭过,死就 该悄悄离场,不为人间增添半分不安不快。一个普通人,也断没有让人追忆悼念的 必要。活出自己,家人有点怀念足矣。

利宁生前明确吩咐过我,她逝世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也不举办葬礼。 身后事如何处理,她已经写在遗嘱里了,也不用让任何人知道。等后事办完,发个 讣告通知大家一下就完了。

我与利宁相亲相爱、相知相守、相依为命 50 年。尊重彼此的意愿和选择是我们的 人生习惯。遵从利宁的吩咐和意愿,利宁患癌乃至病重的消息,我们甚至都没有告 知利宁的几位哥哥,不想让亲人徒增挂念。知道的只有几位在利宁患病期间我们寻 求过帮助的朋友。

但作为一位受过洗的基督徒,有一个仪式她觉得是必须的,那就是在逝世后通过牧 师为她祈祷感谢上帝。利宁给了我她受洗的西区教会施牧师的联系方式,让我在她 去世后与施牧师联系。这个祈祷仪式只邀请那几位朋友。我们家人则可以用这个机 会向几位朋友当面致谢。

利宁已逝、讣告已发、上帝已谢

Author: 叶乐律师

根据美国移民法,“杰出人才”(Alie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简称EB-1A,是“具有卓越专业能力,在其领域中少数的顶尖人物之一”。我所曾经代理申请EB-1A并成功获批的案例包括:退休后成功创办标准化考试补习学校的著名高中数学老师; 创立了电气接地服务公司的电气接地专家;开发了投资管理系统和云管理平台的金融专业人士;在智能化房屋建筑工程业内成为领军人物的软件设计专家。成功获批的客户包括在中国和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任职的博士后,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以及国内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在某一领域成功创业的领军人物和企业家。
根据移民法规定,符合杰出人才的外国申请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在科学、艺术、教 育、商业、或体育领域里具有特殊能力,得到广泛认可,取得很高成就,并且享有国家级或国际性的声誉与成就,其成就和贡献在该领域达到顶峰。申请人被认为是该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
(2)申请人在获得杰出人才绿卡后,将在美国继续从事其领域内的工作; 并且,
(3)申请人的工作将会对美国社会的相关发展,带来极大利益。
“杰出人才”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
(1)重大国际知名奖项。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申请人只需证明曾经获得过一项以上的重大国际知名奖励,如诺贝尔奖、奥斯卡奖、奥林匹克奖牌或奖杯,普利策奖,或国际重大发明创造。申请人无须提供其它证据,即可满足杰出人才的标准,但是,并不是只有获得重大国际知名大奖的人才算是杰出人才。移民法提供了另外一种相对宽松的衡量标准,即申请人只需符合移民法规定的十条标准中的任意三条,就可申请杰出人才移民。
(2)申请人是否符合移民法规定的十条标准中的任意三条,包括(1)全国性或国际性奖项;(2)专业协会的会员资格;(3)专业刊物及主要商业出版物,或主要媒体报导;(4)以个人或委员会成员身份担任评审;(5)作出过学术研究或艺术上的独创、原创性的重要贡献;(6)在国际刊物期刊或其它重要媒体上发表过专业作品;(7)在国家级或具有较高声誉或较大影响的艺术展览会或其他场所上,举办作品展览或其他展示活动;(8)在工作机构、重要专业组织、团体担任主要领导或其它重要职务;(9)在相关领域,申请人的薪资、报酬、或待遇远远高于其它同行;(10)在表演、艺术上获得商业方面的成功,并反映在票房收入、影片、录音带、录影带、DVD等的销售量上。
除此之外,申请人还需证明移民法规定的另外两个条件,即申请人在获得杰出人才绿卡后,将在美国继续从事其领域内的工作;并且,其工作将会为美国带来实际利益。
所有杰出人才移民申请都不需要申请PERM劳工认证,不需要获得雇主支持和永久性工作承诺。因此,申请人只要符合杰出人才的标准,并证明在进入美国后会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如预期雇主的信件,以及未来工作具体计划或其它相关证据即可自行提交移民申请。
如果您并没有获得过国际大奖,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杰出人才的申请标准,我们会根据您的简历对您的情况进行免费评估咨询。
点击链接联系叶乐律师 https://www.lionslawgroup.com/about-ley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author: http://yp.wanjiaweb.com/cn/zhuanlan/LeYe
Author: 戴晨方律師
麻州上诉法院在2023年6月7日Sourcing Unlimited, Inc. v. Cummings Properties, LLC (1) 一案中判定,房客电子邮件给房东通知无意续租构成 “不续租通知”,即便租约规定任何和租约有关的通知必须用非电子邮件的方式。原告租客Sourcing Unlimited, Inc. (Jumpsource)起诉房东Cummings Properties, LLC. (Cummings) 在已经被租客通知不再续约的情况下仍然拒绝终止合约,并且坚持续约。在一审判决租客胜诉的情况下,被告选择上诉。上诉维持原判。
事件起源于双方签订了五年的商业租约,租期截止于2016年11月30号。租约规定,租约会被自动续约,如不想自动续约,任何一方在租期末尾一年到结束前6个月前需以书面表达的方式向另一方寄出certified letter或者registered letter,并且需要向对方索要退货标签(return label )。租约同时规定,除书面通知之外,任何口头,传真,或电子表达方式均将被视为无效表达。除此之外双方的合约中明确表明了任何一方都有终止自动续约的权利。事实上,原告在条约规定通知无意续约的时间范围内,即2015年12月1日到5月1日前,多次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表达不再续约的意愿,房东也有多次回邮。之后,房东认定原定租期结束后被自动续约五年。法官在判决中理论,虽然商业租赁中的续约条款必须严格遵守,但是,在某些违反续约条款的情况下,只要此违反是“微小的偏离“,并且是续约条约中不重要的要素,比如“通知方式”, 而且此偏离没有影响续约条款的本意和主旨,法院会判定此“微小的偏离“只是”技术上的偏离“,不违反条约。
本案即为一例。法庭认为在本案中,租客多次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房东房无意续约,房东并没有对此事实提出异议,所以房东收到了“实际的通知”,那么,即便合约明确规定只能以某些信件为通知方式,并且“电子邮件不构成有效通知方式”,租客的通知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法官也指出,其判决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本续租条款同时给予房东或者租客通知对方“无意续约”的权利,一旦通知到对方,那么租约就不会再延续。如果租约的延续需要一方的通知和另一方的同意,也就是双方的书面同意,那么法院判定某些“微小偏差“是否违反”严格遵守续约条款“会更加严格。
那么在读完此文章后作为房东您是否会担心自己起草的租约不被租客严格遵守却仍然得到法院支持?亦或租客您是否会担心自己将在租期结束后表明无意续约的意愿后仍被房东自动续约?如何去明确您在合同中的合法权益,并且万一发生纠纷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请联系Lion’s Law律所。
(1)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www.mass.gov/files/documents/2023/06/07/n21P1054.pdf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author: http://yp.wanjiaweb.com/cn/content/lions-law-pc
Author: 缪熙怡

Roth 的全名是 Roth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Roth IRA)。 为什么需要 追 Roth 让它成为我们在美国生活的伴侣呢。这得从资本主义美国的两条社会公理 说起。

1. 资本的增值永远强于劳动力和储蓄的增长。

2. 诚实交税,但避免缴愚蠢税。 第一条不言而喻,因为这本是资本主义的定义。为直观起见,下面的表格比较了资本的增值和劳动力和储蓄的增长。

表中的第一个资本增值选择是富达(Fidelity)公司创立于 1967 年的 Contrafund 共 同基金,而第二第三则是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即美国科技股票指数和加倍 指数基金 。假设 2011 年,注资$10,000,如果对美国的科技发展有绝对信心,买了 QLD,2021 年底的资产值会是$293,413.53。如果只是有点信心,买了 QQQ,2021 年底的资产值则为$76,282.39。就算和我一样懒,相信共同基金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傻傻地买了 Contrafund,2021 年底的资产值也有$52,161.20。现在假设某劳动者2011 的月工资为$10,000,2021 年底涨到$52,161.20 恐怕闻所未闻,而要涨到$293,413.53 则是异想天开。如果 2011 年把$10,000 存入银行长期储蓄,大方一点,假设 年利率为 0.5%,2021 底的金额则为$10,511.40。资本增值能带来财富积累,劳动和储蓄,难。

第二条本该是常识,听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讲一次大家就记住了。2016 年,在 一场辩论会上,一位听众问特朗普,为什么他,一位亿万富豪,交的税比自己还少? 特朗普坦然回答:“因为我比你聪明(笑声)”。虽然有故总统在喝高了时也说过: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掌声)。”但有智者已经当 头棒喝过:“有没有搞错” ? 美国宪法开宗明义说的是:国家是用来保护每个人 的个人权利的。要人民主动为国家做贡献,可只字未提。还是特朗普耿直,一语道 破天机,赢得 2016 年总统大选。

要想在美国生活不落后,得想法让个人财富增长跟上平均资本增值。我能想得 出来的不费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开一投资账户,每年盲目购入。 比如说, 在前面提到过的纳斯达克 QQQ,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IA,或者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SPY 等许多类似 的指数基金里选一个投资。如此,跟上平均资本增值的目标就达到了。

下面表格列出了我们普通人可以获得资本增值的四种投资账户 30 年的资本增值 以及诚实缴税后的结果。给结果时,我随意假设了 Contrafund 的 13.12%的终身平 均年增值。另外一个假设则是每年投资的本金数目都是$7,000.00 元,这是因为个 人退休投资账户(IRA)当前允许的年注资额度就是这个数。最后一个假设则是每 年的平均税率均为 25%,这对于生活在高税的州的人可能会有点低,但对有些人 也可能会过高。这个假设和选择 Contrafund 的假设一样,只会影响纳税的具体数 目,但不会改变要讲的道理。

最右边一列是 Roth IRA(简称 Roth ),如果年平均增值率是 13.12%(投资 Contrafund),持续每年投资$7,000.00,30 年后 Roth 将会有一笔价值 $2,383,814.50 的积累(净)财富。只要拥有 Roth 超过 5 年,且户主年龄超过 59岁后,这笔财富就可以被任意支配,甚至还可以传给后代,而不用再交一分钱的税。 与此相比,如果投资行为完全一样,只是资本增值发生在个人退休账户(IRA)里 。虽然 30 年后也会积累同样数目的财富,但如果要支配这笔财富,就得交一笔($2,383,814.50-30*7,000.00*0.25=$543,453.62 的资本增值税,净财富就变 $1,840,360.87 了, 而这笔税是可以不交的。

准备退休基金的最普遍做法是通过 401K 账户用税前的钱投资。如此,25%的 税率,30 年一共可以躲过 $70,000.00 的收入税。但取出时,就得连本带利交一笔 2,383,814.50*0.25=$595,953.62 的收入税了。注意,由于 401K 账户有规定,一 个人满 72 岁后,每年必须按资产的比例撤资。撤资就得缴税。要想少缴税,不容 易。但动点脑筋,通过 Roth 免去些税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当然,平常大家花时间精力最多的是普通投资账户。与退休账户在撤资时才缴 税不同,投资账户的资本增值当年就得缴纳。这笔税,得老实交,因为每年的交易 税务局都是有纪录的。因此,作为资本增值的手段,这个账户的收益其实是最差的, 因为每年的资本都会因为税流失掉一部分。但这个账户有一个其它账户没有的优点, 注资和撤资的时间数量完全自由,且投资手段更多样,亏赢可以更大,也更刺激; 是个追梦和玩心跳的地方。尽管没有克林顿太太玩出百倍增值的本事(严格地说, 是把 $1,000.00 的本钱 10 个月就炒到 $99,000,然后金盆洗手),当年翻番,大家也不是不敢想。人总是要有点梦的。挣了钱老实交税给国家做贡献,亏了自己扛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家玩好!

比较一下各种账户最后一行净资本的数目,大家是不是对追 Roth 有点感觉了? Roth 最让人动心的地方是,一旦有点本金,继续注资或者不再注资,她都是个随 资本增值,一生不必再交一分钱税的金矿。 心动不如行动,下面是我知道的具体行动步骤。

1. 如果收入没有达到 Roth 的注资上限,光明正大走进 Roth 即可。开个户,每 年放$7,000.00 进去投资,Roth 就追到手了。

2. 若收入超过上限,就需要走“后门”追了。 先开个 IRA,放入交过税的 $7,000.00 。IRA 里交过税后的钱是可以转进 Roth 的 。钱放进去后,在同一投资公司再开一 Roth IRA 账户转钱即可,今后增值税就不用缴了。这就是后门。注意,不管是直接往 Roth 注资,或者经过 IRA 注资,注资的钱都 必须是挣来的钱(Earned Income);没有挣来的钱,不能注资。

3. 另一个走 Roth 后门的机会是在换工作时。这时,一个人可以移动或者不移 动自己在老公司 401K 账户上的钱到新公司去,但也可以选择把钱转到自己 的(Rollover )IRA 上。如此一来,就有机会把 IRA 里的钱一次或者多年多次通过后门转移至 Roth 账户享受资本增值免税的好处。但这么做之前需要 根据自己当年的收入好好盘算一下。转移的钱要缴税。工作时,收入可能已 经足够高,再加上要转移的钱就可能会触及高税率从而导致本金损失太多, 有可能得不偿失。

4. 再一个机会则是在退休后。在把 401K 里的钱不交税转到(Rollover )IRA 后,同样也可以把部分钱从 IRA 账户转移到 Roth。不过,盘算就容易多了。 许多人刚退休,特别是提前退休,是不马上领取社保金的。即使领,社保金 的数目也不高。如果不马上从中取钱(72 岁之前有这个选择),退休后的 年收入就可能为零或者很低。这时,转移就不需要交税或者只交很少的税。 注意,一次转移太多则会触及美国阶梯形的高税率,所以最好多年分次转移。 即使退休了,一个人其实仍然还有多年时间享受生活和资本增值。一个从此 资本增值不交税的金矿里的矿多一点;不是坏事。

5. 如果除了操心自己,还喜欢为孩子操心。孩子小时,可以开一委托(Custodian)Roth IRA,暗地里帮一把。大了,就是她们自己的事了 。 利 用 Roth 帮孩子可是为她们的将来准备一个资本增值免税的大金矿,且有更 多的时间增值,这可比直接传承给她们点钱有价值的太多了。

这么写显得我是个能人似的,我还真不是。我这个人对挣太多的钱并不很上心, 也没给孩子开 Roth IRA,只是好奇心重,所以很早就知道 Roth 的存在。上面提到 的后门也都一一走过,知道可行,但并非持之以恒。 另外,我其实是认同这个观 点的,一个人挣了钱,老老实实交税,让国家也分点红,理所应当,所以对缴税并 不十分在意,甚至还交了不少愚蠢税。但下面三件事情让我有感而发,于是才写了 这篇文章。

第一件是退休后和朋友闲谈 。发现有人虽然生活在资本主义的美国,但过的仍 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日子。在中国,如果工作时,劳苦功高,晚年政府自会发一笔 足够高的退休工资,孩子再孝顺点,后半生就衣食无虞了。但美国的社保金可真不 是退休工资,孩子也八成靠不住。要晚年生活有保障得自己未雨绸缪,操点心,还 得让资本主义帮帮忙。所以,知道美国社会公理是有必要的。

第二件是去年国会讨论堵 Roth 的后门时,披露出有富豪们利用 Roth 的后门,不仅仅为自己准备了有成 百上千万资金的 Roth IRA,而且还为自己的子女也准备好了同样多资金的。富豪这么做,对于我们这些财富积累从零开始的新移民打工仔和我们的后代就非常不公 了。为公平起见,开口为大家提个醒,义不容辞。 虽然法案现在还没通过,但政客已经有心了。如果还想走后门,得抓紧。最后一件就是亿万富豪前总统关于 “愚蠢税” 的说法。我们这些异乡客选择在这个国家落脚,自应老实缴税。但有钱有势的主人嘲笑我们交的是愚蠢税,就有点让人伤心了。 大家同学、同事、同胞一场, 交流交流些不被当蠢货的信息,理所应当。

如果你有耐心读到这里,我再给你介绍另一位比 Roth 还令人心爽的美国生活伴侣,HSA (Health Savings Account) 。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迷惑,它实际上是 个和前面提到过的那些账户一样的投资账户,只是投资选择要少一些,且在户主65 岁前,账户里的钱只能用于与健康有关的开支。但 HAS 可不仅资本增值不缴税, 注入的钱也是税前的,真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最爽的投资增值手段。如果你的雇主提供这个选择,不要错过了。

要拥有这个账户,当雇主提供医疗保险时,一个人必须选择高自付健康保险(HDHP)。它表面上的坏处是,每次看医生,大部分的医疗费得自己付。这就是 为什么这个保险允许个人设立一个 HSA 账户,放进一定数量的税前工资(有限 额)。看病、拿药、和做一切与健康有关的事需要钱时就从这里面取。如果把放入 HSA 的钱当成是需要自付的那部分保险年费,区别就是:不管看不看病,付其它 保险的年费,付了就没了。而放入 HSA 的钱,如果当年看病的次数不多,钱花得 少,账户里剩下的钱就永远属于自己了,并可以用来投资,获得资本增值,且无需 缴税。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看病次数不多(每年的健康检查以及预防针 HDHP 全包), 每年剩下的钱可真不少。我工作时的雇主因为想鼓励员工选择这个保险(年费低, 雇主的开支也低),还主动每年为每位员工的 HSA 存入$1200.00。通常,一年的 自付还达不到这个数(看一次病的自付通常是$100.00-$200.00)。这个选择还有 另一个好处, 按规定它必须有年自付最高极限。也就是说,如果一年就医的自付 部分超过了最高极限,那么,不管超过的数目是十万还是百万,都是保险公司的责任,个人一点不用承担。我觉得这比选其它按比例分担医疗费的普通健康保险还令 人心安。

Author: 张西
        由北美枫香文化中心艺术顾问梁雁文执导、张西编剧、枫香波士顿剧社排演的大型历史舞台剧《丁龙的梦》,经过半年的排练,即将于2019年5月25日亮相波士顿。
        枫香波士顿剧社社长赵斌,携全体演职人员,正在利用每个周末的休息时间,紧锣密鼓地认真排练,希望能给多年来支持和鼓励枫香话剧的新朋老友们一个惊喜,希望我们以剧会友,在春夏交替之际,再次来一场难忘的互动。
        枫香波士顿剧社继2015年10月在东北大学剧场向波士顿观众奉献了第一部话剧《海外剩女》之后,又成功演出了英文版《海外剩女》以及《爬藤》,4年里,在9个城市,为中外观众公益演出14场话剧,好评如潮。
        在话剧《海外剩女》中扮演二战老兵、在《爬藤》中扮演姥爷的波士顿知名演员高迪,这次扮演历史奇人卡苯蒂尔市长,这对高迪是一个挑战,对他有期待的朋友,请不要错过欣赏他的表演机会,高迪不会让你失望的!
        充满灵气的波士顿学院在校生李霁恩,在话剧《爬藤》中扮演叶茂、在《飞虎恋》中扮演山姆队长;这次在《丁》剧中扮演丁龙。他能否担当丁龙的历史份量?他将怎样解读100多年前的华工?这个悬念,只有你到了剧场才能解疑!
       亢静博士能歌善舞,她在《爬藤》中扮演的希拉里,给波士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次她扮演丁龙青梅竹马的恋人秋叶,跨度20年的人物角色,亢静会做怎样的演绎呢?喜欢她表演的观众,赶紧来眼见为实吧。
        青年工程师高博声,表演技能介于半专业与专业之间,每次看他排练,都是一种享受。他扮演的王先生,是清朝最早赴美留学,又是最早与美国白人结婚的传奇人物,作为知识分子,面临铺天盖地的排华浪潮,他会做什么?他又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中国人应该记住他?
       麻州大学中文讲师郭旭,曾参与英文版《爬藤》演出,形象姣好的她,这次扮演卡本蒂尔的表妹——查尔斯太太,你对她的造型有好奇吗?还是来剧场看美人怎么打动你吧!
       单东旭常常被人误判成电影演员葛优,但听了东旭的声音,你会觉得他比葛优更有底蕴三分。他在《海外剩女》中扮演的股票分析师、在《爬藤》中扮演的爬藤顾问,都让观众念念不忘。这次,他扮演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私底下他做了许多表演功课,就为5月25日与你相约剧场!
      《海外剩女》里的杨老板,就是编剧张西为杨晓华量身订做的角色,《海》剧已经在海内外演出53场,观众点赞最多的就是杨老板,“心肠老好啦”成为杨老板的杠杠滴品牌!这次他将在《丁》剧中扮演谁?本文再剧透一下,与杨晓华配戏的演员有郭俐媛、李绍平和赵斌,他们演什么桥段?等着瞧吧!
再现一百多年前的铁路华工形象,对一个非营利的业余话剧团队来说真比登天还难,但孙广宇、王博炎每次排练都很快入戏,他们希望靠着自己的努力,把观众带入到一种真实的情景中。
      《海外剩女》女主演王晓梅,也是《爬藤》中的卷丹扮演者,这次在《丁》剧中扮演中国首家西医院博济医院的首位女医师,戏路大改,她会怎样把握这个陌生的角色?
        剧组的每位演员都在认真排练,包括《海外剩女》的女一号魏晶;包括刚刚在法国获冰上舞蹈团体世界冠军的小梅朵、刚荣获全美少儿舞蹈团队比赛第二名的小汉黎,新老演员们都将在《丁》剧中再次出现。
       为什么梁雁文导演呕心沥血,耗时半年,期间两次手术,都没有放弃《丁龙的梦》?为什么一定要让华裔后代参加这个剧的演出?
       因为华人要了解华人在美国的历史!
       了解历史,融入当下,促进中美民间交流和沟通,这或许是我们请你们来看《丁》剧的原因。
       所有的服装、道具都是自筹资金。
       谈到为什么要编剧《丁龙的梦》,总导演张西说:“一百多年前美国实施了排华法案,一排就是几十年,直到二战结束,期间的苦难与伤害,唯有那代华工能够体受;现在美国排华势力又开始抬头,在这个时候北美枫香文化中心推出这部剧,非常值得在美华人一看。无论你多么有钱,你这张东方面孔告诉你,你永远都是华人的后裔。千成不要以为排华这事与你无关。”
       也正因此,北美枫香文化中心董事长张西放下所有事情,主抓这部戏。从创作到排练;从推票到宣传;从服装到化妆;从剧社的管理团队到演员的挑选,她都亲力亲为,不知付出多少心血。所幸,她与导演梁雁文一路走来,珠联璧合,心心相印。她俩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人活一世,总有一件事是不计报酬也要去做的!排演《丁》剧,就是枫香的选择!别无选择!我们不做,谁会来做?”
Author: 缪熙怡

中西方文化千差万别,其文化故事也截然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在故事里用水果来寓意人生,西方喜欢苹果,看起来灿烂夺目,闻起来香气扑鼻,而中国偏爱梨桃李,吃起来汁多肉甜。但故事讲出来的人生路可就南辕北辙了。

当代西方文化的根可以追溯到记载在其三大宗教, 犹太教的托拉经(Torah)、基督教的圣经(Bible)和伊斯兰教的可兰经(Koran)里源自托拉经的同一个开宗明义的故事:伊甸园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上帝造了天地万物后,又造了我们人类的祖宗:一男一女一对夫妻、亚当和夏娃。上帝将他们安置在鸟语花香、美轮美奂、万物应有尽有的伊甸园里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并命令亚当管理伊甸园。上帝告诫他们:“伊甸园里树上的果子,你们可以随意吃。但只有善恶智慧树上的果子千万不可以吃,吃日你们必死(故事并没有指明这果子是苹果,但西方所有关于这果子的绘画都是画的苹果,给孩子讲故事时也都说果子就是苹果)”。一天,一条蛇主动问夏娃,“上帝真说了不可吃园里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 夏娃说,“园里树上的果子,我们都可以吃。但上帝说了,只有园子正中间那棵树的果子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否则你们将死到临头。” 蛇说,“这可不一定。我到是听说,吃了你们眼睛会变亮,人会变得有智慧,就能像上帝一样能知道善恶了。”夏娃迟疑了片刻,摘了善恶智慧树上的果子尝了一口,然后又拿给亚当让他吃。吃完,他们的眼睛就都亮了,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光身的。赶紧摘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加了片遮羞布。

天起了凉风,上帝在园中行走。亚当和夏娃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上帝呼唤亚当,对他说:“你在哪儿?”他回答说:“我在园中听到你的声音,害怕就躲起来了,因为我赤身露体。”上帝说:“谁说你是赤身露体的?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亚当说:“是那个你赐给我与我同床共枕的女人,她拿果子给我吃,我就吃了。(瞧瞧我们男人的这点德行,有事就往自家女人身上推;这毛病看来是天生就有的。)”上帝又问夏娃。夏娃说:“是蛇引诱我,我就吃了(看来我们人类生来就会把犯错的原因推给第三者)。” 推归推,犯错还得受罚,于是上帝就把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这块神天乐土驱逐出境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上帝的允许下,我们人类选择把自己从天堂放逐尘世,去追求智慧决定善恶和尝试生活的甜酸苦辣,或者用故事里的说法:“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而地会长出荆棘和蒺藜。”

上面的故事是在说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 “自由意志”,也就是对该由谁,是上帝还是人自己,来选择人生这个问题,西方文化或者文明所给出的答案。西方文化相信世界和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的上帝创造的。一般说来,谁创造,谁就得对其产品负责,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乍一看该是上帝。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自己最中意也最钟爱的产品,他一开始甚至都已经把人安置在人间天堂,即伊甸园里,坐享其成、终身幸福了。但这么做就产生了个悖论。如果这给选择不是人自己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的,他们又如何能知道自己已经是生活在天堂里了,且没有更幸福的可能了呢?但如果让人选择,上帝是知道人的慧根的。十有八九,人是一定会选错的。假如你是上帝,你会怎样来破解这一悖论呢?

当然也有另一个说法,“自由意志”,也就是在善恶之间做选择的智慧,是上帝最珍惜的至尊至贵之宝。没有选择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当所有人都思同轨时,即使是跟上帝同轨,智慧也还是无家可归的。只有大家思不同,选择不一样时,人类的智慧才有可能诞生。而没有了智慧,人,与一颗沙的存在又有何差别呢?替自己的最爱去思考去做选择实际是剥夺了他追求智慧的生命意义。而上帝对人类的爱无私、无欲、无边无距,所以更愿意与人分享他的稀世之宝。总之,在经过了无数个翻来覆去不眠之夜的左思右想后(这是中国父母在给自己心爱的子女找对象时的表现,上帝大概不需如此煞费心机,但为人父母的担心考虑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上帝想出了一个解套的办法。先严词告诫人哪个是他不中意的选择,然后让这选择有意无意地成为人的目光和心之所在,甚至还会有个帮忙做选择的说客意外现身,其后让人自己去去拿个主意。

回想一下我小时候跟父母在“禁果”问题上的对决,上帝的心真大或者说真够有智慧。我成长的年代是所有果子都贫乏的年代,我说的禁果包括水果、糖果,点心、甚至包括少儿易或者不易的书。每次我的父母有了点这样的禁果,总是处心积虑地把它们藏在一个在他们的心目中我是无论如何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地方,但他们实在是太低估一个想吃到“禁果”孩子的决心、毅力和智力了。每次对决的结果无一不是以我的全盘胜利和他们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如果铁心要找,“禁果” 是藏不住的。

在伊甸园故事里,无所不知的上帝事先就已经知道人反正一定要会去吃那个禁果。显然在我们祖宗的心目中,智慧比幸福更有吸引力,或者说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幸福了;两个解释你可以自己选一个。既然藏没用、劝也没用,虽然姿态还是要摆的,但背后呢就不妨坦荡到底了。只希望人在其一生随后无休止的选择中,总有一天会选择再回到自己身边;只是这选择必须是人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的,上帝既不安排也绝不插手。看看你身边的世界,你就知道人类祖先吃禁果的选择后果了。

如果上帝不让我们作这个选择,或者说不赋予我们“自由意志”,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会更如愿以偿一些呢?那就得看这个愿是什么了,对不对?在西方文化故事里,上帝应许给西方族群(犹太,基督,伊斯兰信徒)的愿是: “我要使你的后裔如地球之尘沙之数,人若能数清沙尘才能数清你的后裔。I will make your offspring like the dust of the earth, so that if anyone could count the dust, then your offspring could be counted. ” 这个愿其实也是所有生物的愿。生物演化或者进化成败是用这个生物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份它的基因复制品的存在来衡量的;多成少败。某种生物基因如果没有机会被复制,这个生物就灭绝了;反之,复制品多的生物就是大赢家。

没有人会怀疑我们人是羊这样的家畜的上帝吧? 我们有对它们的喜乐哀伤,生死爱虐有随心所欲、随时随地的处置权;即,它们的命运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而它们自己对此却完全无能为力。远古时期,包括羊在内的一些牲畜实在是过够了风餐露宿, 操心操劳和担惊受怕的日子,于是就作了个选择,或者根本就是我们人这个上帝说了算。人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富足的生活环境,它们则变成家畜完全依人的安置生活。

作为人,我得承认,我们中个别人在承担家畜的“上帝”这个职责时是有不称职的时候的,虐待时有发生,极端恶劣的情况也并非少见。但我也得指出我们有时候甚至会超越责任主动去关心爱护我们治下的家畜。比如说我居住的麻州在2016年就通过了规定说家畜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宽松的居住环境的法律。要知道,这可不是它们前仆后继不屈不饶抗争的结果,而完完全全是我们人的爱心之举。说句老实话,我甚至不知道我们这样做,家畜们是否能体会感受到我们的爱心,心怀感激多给我们一点回报。但总的来说,几千年下来,我们这个上帝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以羊为例,远古时期,整个地球上所有野羊的数量不会超过一百万头吧?今天,仅仅在新西兰这个跟伊甸园环境差不多的地方,就有三千万头家羊轻松愉快地漫步在蓝天白云之下和青山绿水之间。从这个角度看,羊是不是完全如愿以偿了?这么看来,没有“自由意志”生活是不是更幸福一些呢?跟它们的野生兄弟姐妹相比,无论是用安全、环境、舒适,平均寿命或者任何其它幸福指标,新西兰家羊大胜的可不只是一星半点儿。家羊们会后悔它们的祖先那个和我们人类恰恰相反的选择吗?

对 “自由意志”,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是这么解释的。“既然全能的上帝创造了自由意志(精神自由),那么任何企图影响它的做法,无论是凭靠人间的刑罚或压迫,或者采用法律规定来加以限制,结果都只是造成虚伪和卑鄙,都是背离我们宗教的神圣创始者的旨意的,身为躯体和精神的主宰,他无所不能,但却选择了不向它们强迫传播他的旨意 (Whereas Almighty God hath created the mind free; that all attempts to influence it by temporal punishment or burthens, or by civil incapacitations, tend only to beget habits of hypocrisy and meanness, and are a departure from the plan of the Holy author of our religion, who being Lord both of body and mind, yet chose not to propagate it by coercions on either, as was his Almighty powyer to do .)”我是这样理解这段话的,上帝是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宰,如果他愿意,它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喜怒哀乐、甚至生与死,但他选择了不这样做。所以在人世间,面对任何需要做决定的事,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拿主意, 或者采用Wiki上的说法:“自由意志的意思是不受妨碍地在不同的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能力(Free will is the ability to choose between different possible courses of action unimpeded.)。 就算这个主意是相不相信上帝,也一定得和只能自己拿,任何使用威逼利诱或者硬性规定让人拿主意的做法,都是虚伪和卑鄙的,都是背离上帝的旨意的。

是人就有自由意志,就得下点功夫去用智慧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人,遇事拿个自己的主意,并承担后果。或者引用古兰经的教义:“每个灵魂都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灵魂能承起他人的担子 (Each soul is responsible for its own actions, no soul will bear the burden of another)。”但在中国,自由意志这个概念和其中隐含的道理长期以来却并不为常人所熟悉。我看过口才不凡的易中天先生几场关于中西方文化传统演讲的录像。在演讲中他多次试图向他的听众介绍自由意志这个概念。但不管他的听众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国家干部,白领精英,还是满堂的粉丝(fans),也不管他费了多少口舌百般解释,在这些演讲后的互动中,所有听众的问题仍然可以总结为:“易先生,你可以告诉我们自由意志好在何处,益在何方?对改变我们个人命运和国家状况又有什么帮助呢?”问题问的。这可是连上帝也回答不了或者不愿意回答的。你们要易先生怎么回答呢?好在易先生口才、风度和幽默感均佳,几乎每次都还能鸡同鸭讲缓缓作答。但有一次,给逼到墙角也只好说:你们再问,我只能对天长叹了。

自由意志的确是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它实际上说的是即使已经知道什么是阳关大道,但一个人仍然有权利就是要选择去走他的羊肠小道。选择是为人的权利,包括选择去做恶的权利。西方的基本文化概念,比如说平等、自由、民主,法制、博爱等等都是和自由意志息息相关的。平等就是你不能把你认为是好的或者是坏的东西强加在别人头上,强迫别人接受;你有你的自由意志,别人也有别人的自由意志,你的生命你做主,但别人的生命别人得自己做主。而自由说的是你有你的自由意志做你自己高兴的事,但他人也有他的自由意志去做你不喜欢的事。民主就是你有自由意志选择幸福,但别人也有自由意志就是要选择让你不幸福;民主只能知道多数人的自由意志是什么,但无法确定是选择幸福的人对,还是选择让你不幸福的人对。法制说的则是既然我们大家生活在一起,大家都有各自的自由意志,所以就得立个共同的规矩让大家知道:你仍然有自由意志选择去破坏规矩,但既然这是你的选择,你也就选择了接受破坏规矩后的惩罚,就跟我们人类选择走出伊甸园一样。依法治国归根到底就是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承认人有选择作恶的权利,如果他愿意接受它的后果的话。博爱说的则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的自由意志就是要说要做让你恶心的事,或者说他的存在就是要让你窝心,但你仍然可以有你的自由意志做选择去接受他、爱他。

此外,整个西方文化是建立在一神教信仰上的。只有懂得自由意志的含义,才能理解西方的宗教信仰,否则就要闹笑话了。易中天先生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一次,他在海南的文昌庙里看到一个人在祭拜。边祭拜,嘴里还不停的叨叨:“也不知拜对了没有?”于是就问那人,他为什么祭拜,那人回答说,是为儿子考大学。易中天于是告诉他,拜对了,拜对了;文昌帝就是管考试的。那人说,可他儿子要考的是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也不知道文昌帝懂不懂英文?易先生马上改口说,那他也许该去拜拜圣母玛利亚(Virgin Mary) ,她懂英文。易先生当然也是信口开河开人玩笑。圣母玛利亚是个活在有英文之前的犹太农妇,让她懂英文也是在想入非非。这事只能拜无所不能的上帝,但这么祈求上帝就不是信仰上帝而是为难上帝了。如果上帝不允偌祭拜者的祈求,在祭拜者眼里,上帝是不是就没本事了,或者不存在了?如果允偌,上帝的公正公平情何以堪,跟一个接受贿赂的招生官员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但就连我都知道,这么为难上帝不是信仰上帝,而是对上帝的亵渎。其实,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信仰,包括对上帝的信仰,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能掌控乾坤狂妄的否定、对世事无常虚空的不甘、和对人生自决的谦卑。但由于不懂得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宗教信仰,有一些中国人却是以亵渎的方式去信,去为难上帝却匪夷所思地希望得到回报;我真不知道这些人把上帝和信仰当成什么了?

从伊甸园故事开始的西方宗教的宗旨归根到底就是教诲人在世上该如何为人做事,才能利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找出回到伊甸园的金光大道。可兰经甚至给出了伊甸园里的具体生活细节:“他们在其中将会有纯洁的伴侣,我将使他们进入凉爽而永恒的浓荫之下。那里,他们将获得各种水果,供他们随意吃。在那里,金盘和金杯将传递给他们;在那里,有心想要的,有眼想看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当初呢,我们当初就是住在伊甸园的呀。上帝给人设计的人生意义就是去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并在这个过程中吃点苦、受点累吗?

中国文化不是从伊甸园的故事这颗根上长出来的。在中国文化中,个人对人生的选择并非其关注的首要问题。人生就是 “活着”,而活着是为了享受生活。梨桃李的香甜可口已经人人皆知,人见人爱;非要强调每个人一定得在香甜可口的梨桃李和难吃的果子中自己去做一个选择,实在是多此一举。人生的焦点应该是如何“活”,也就是自己和大家怎样才能好好地享用梨、桃和李,而并非去决定吃还是不吃哪种果子。如果我或者我们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走上幸福康庄大道上的决定是不是自己做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真的需要每个人都去深思熟虑做个选择吗?

中国文化对于梨桃李或者说人生,有三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孔融让梨”、“投桃报李”和“二桃杀三士”以至于它们都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成语,也就是说我都用不做解释故事内容了。说穿了,这三个故事说的就是人生共享的三种方式,或者说中国智慧。一是谦让,克制欲望,把好处让给别人——“孔融让梨”; 二是把它作为礼品与别人交换——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家你来我往、礼尚往来、从而和睦相处;三是一的反面,为了独享,不息置他人于死地。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自由意志” 都没有存在的空间。孔融根本就不知道,甚至想都没想自己让梨的对象会不会不喜欢梨,就让人梨了。孔融喜欢梨,可万一别人不喜欢呢?投桃报李的主人也没有考虑过桃是不是对方的所爱,也没交代自己是否讨厌李子,投桃报李就发生了并且还能有一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如果主人喜欢桃,而对方却喜欢李不喜欢桃,结果还能皆大欢喜吗? 送二桃的那位恶人显然也没有考虑一下万一有一士根本就不在乎桃子这东东,二桃杀三士的事还能发生吗?可世界上真是所有人都爱梨、桃和李如命吗?大家想想身边的人,这可不一定吧!如果假设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这三个成语故事还说得通吗?

中西文化的不同并不涉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谁高明谁低下,而只是中西文化在看待人生这个问题时的聚焦和角度的不同。西方文化产生的背景是游牧。在游牧中,道路、牧场、敌人、或者朋友的选择生死攸关。如果人生是水果的话,吃与不吃的选择就是第一个也可能就是一个牧民的最后一个选择了。而中国文化产生的背景是农耕,而且是在一个土地资源贫瘠和稀缺的地区农耕。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是不需要太多选择的。人生的着眼点自然而然就会放在对硕果进行最有效的利用,也就是说,吃不吃那个硕果不是个问题,因为通常无可选择也勿需选择,如何把手边仅有的那个硕果的每一点甜都吃出来和每一滴汁都喝下去才是问题。

下面讲两个我身边有关自由意志的故事。有美国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家里总是会收到一些主动向你提供各种好处的电话:比如说告诉你中了某个大奖,需要去领取;或者有免费的旅馆,需要你去住;更有甚者,开口就声称要给你钱的。一天,我的朋友就接了这样一个电话;简单对话后,说了声谢谢就准备挂电话。就在把电话放回去的过程中,他听到电话另一端近乎绝望的呼喊:“我真地是要白给你钱呀”。我朋友听到后又把电话拿起来回答说:“你怎么知道我就会想要你白给我的钱呢?

这儿 “钱” 当然仅仅是个符号,它也可以是任何会从天而降的好东西,比如说,免费分配的食物,舒适宜居的家,良好的学区,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无微不至的老年护理等大家梦寐以求的需要。我朋友并不认可人民政府成为一个上帝来为普天下所有人提供这些需要。他认为这样做,即使做到极致,也不过就是让天下人过上了前面提到过的漫步在新西兰蓝天白云之下和青山绿水之间的羊的日子。而非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想要的生活。

一个人需要或者不需要什么,应该是他个人的选择。即使他真地需要所有上述的那些东西,得到它们靠的仍然应该是他的努力,而不是来自人民政府这个上帝的分配赠予。政府对个人的需要既不应该安排也绝不应该插手。是个人就该认我们人类祖先做出的那个有担当的选择。一个人,如果既不脑残也不体残,就得自己为自己衣食住行的方便、舒适和富足去做自己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而不是接受某种安置。就得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为自己孩子的教育、自家人的医疗健康、和自己的养老去操心、去安排,去未雨绸缪,去疲于奔命,和辛苦终身。如果都做了,生活仍然不堪,那也得认。人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也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惊奇、失望、悲伤、疼苦、但也偶有欢笑,这样生活才有点意义,才是人的生活。

我自由意志满满朋友的电话回答和上面的看法的确很有底气,我也知道我朋友的的确确是一个有本事作自我选择的人。我不知道新西兰是否还仍然有野羊。即使有,数目也不会太多吧。离开了人这个上帝的安排和眷顾,风餐露宿、事事都得自力更生,不得不在与自然与同伴的生存竞争中苟延残喘。也许仍然会有为数不多的几头独立特行、自由自在地浪荡于蓝天白云之下和青山绿水之间的野羊能笑傲江湖,自豪自己生活的意义,和鄙视一下家羊的那种被设置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一头没有能力在风餐露宿和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羊,或者你就是那三千万头无忧无虑地度过每一天的家羊中的一头,跟几十最多上百头每天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的野羊相比,你会羡慕嫉妒恨它们吗?你会认为你的前辈做出的放弃自由意志任由人安置的选择是错误的吗?三千万头家羊的存在和几十最多上百头野羊的“羊生意义”,谁重谁轻?除了符合生命进化基因复制铁律的自然愿望,人可不可以有羊没有的其它选择?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回中国的一次探亲中。那年,我家乡所在城市的一个开发商在城郊的一座山上开发了一片墓地。为了吸引顾客,开发商提供免费午餐和旅游机会邀人前往。一时,愿者蜂拥而至既然把这活动弄得一票难求。一天,我的一个朋友来访,他给我讲了这事,并想把他辛辛苦苦争取到的一张票送给我。我并不排斥免费午餐,但对吃什么还是有讲究的。没有任何选择的一顿午餐对我而言是风险而非福利。至于游览墓地,我不仅没有一点兴趣,老实说,心里还有强烈的厌恶感,我从小就不喜欢墓地;所以就拒绝了。对此,我朋友不是很理解和高兴。

事后,我想了想。我朋友以他力所能及的方式对我表达善意。他送我票肯定不是为了二桃杀三士,也不像是投桃报李,最可能是孔融让梨。问题是我是不是一定得开心地接受所有其他人认为是“梨”的东西?我对“梨”的价值认定应不应该有点权重?对朋友好办一些,但如果送我“梨”的是政府,但我却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大家都喜欢的水果,我该如何办呢?我是该谢谢政府呢还是提出我的反对意见?谢了,它送我更多的梨,我该如何处置?同时,政府又怎么能够知道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被送梨?反对,我不喜欢梨,但其他人热爱甚至觉得须臾不能离。我不能为了我的偏好就去断别人的生路吧?一个认定自由意志的人和一个相信人生共享的人如何才能和平共处,创建出一个两个人都愿意在其中生活的和谐社会来呢?最关键的是,当一个人做决定时,是不是一定得去考虑一下个人的好处、国家的利益或者人民的幸福,而不是什么社会效益都不管不顾,只凭自己头脑中的善恶判定那一闪念就够了?前者是否可以指责后者没有理性,而后者有没有理由去责难前者眼中只有利弊、不坚持正义呢?

这篇文章问了太多的问题,我反正是一个也回答不上来的。不过反复读伊甸园的故事,我倒是悟出了一个我们男人对付人生的万全之计。你如果仔细读读故事,一个家里,自由意志到还是得有的,因为生话中总会有选择要做。不过这选择不必是我们有家男人的,而可以或者说应该是当家“女人”的。在故事里,女人根据她的自由意志做了选择,男人有自由意志的表现就是心甘情愿地全盘接受。即使女人递过来的是一个毒苹果(她当然不会),男人也应该一声不吭,甚至欢天喜地地大口咬下去。 如果她的选择是对的,全家人都会生活在幸福中,这没人会抱怨吧?万一命运不济一家人掉坑里了;即使上帝想问你这个名义当家的罪(上帝有时也会犯糊涂弄不清谁真正当家,但说客总清醒?),你仍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我家女人的选择;并且不失时机地提醒一下上帝,这女人可是你选的啊!我这万全之计是不是攻守有方、进退有序万无一失?

伊甸园故事和其它许多西方宗教文化故事一样,传达的其实是西方智慧的结晶。如果我们男人可以学会并且还能身体力行这故事里揭示的智慧,我们的生活可以多轻松愉快啊! 我不知道你,但我就是记不住我的自由意志是洗耳恭听太太的,而是累犯累错、累错累犯,一生自寻烦恼。你说我是有自由意志呢还是没有? 这有没有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们家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你硬要我回答,我也只能像易先生那样高声对天长叹,不过绝对不止一次,而是至少三次。

Author: 缪熙怡

酸葡萄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出自《伊索寓言》的原版是这样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吃,但又够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个故事孩时就读过,也认为自己读懂了。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有那么几次和狐狸一样的境遇,也采纳过和狐狸一样的应对策略。虽然想不出这有什么不对的,但心里面仍然还是戚戚然的,总觉得自己酸葡萄心理不那么高大上。

成人后静下心来读同一个故事,感受就不一样了。狐狸是肉食动物, 它知道鸡肉味道的鲜美,但却并不识或者在意果子的酸甜。故事里说了,狐狸对葡萄产生欲望不过是一头饥不择食的狐狸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食物产生的一种错觉;就跟我们人在慌不择路时把任何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都看成是幸福的終点一样。

饥饿产生的动机,还真不就该是采取行动的动力。在吃到口之前,晶莹剔透的葡萄是酸是甜绝对不是远远看看就可以知道的。就算是葡萄的主人在架子上标出这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也不成。葡萄可能还没有熟; 主人也可能根本就是个骗子。在到口之前, 葡萄的酸甜对于任何观察者都是未知的。而对于一头狐狸来说,尤为如此。因为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吃到葡萄。葡萄对狐狸而言终究还是只会有一个味,不堪入口; 因为它们不是鸡,并非狐狸的佳肴。

一头会说话的狐狸, 有这样的先见之明正好证明它有智慧, 是不需要感到戚戚然的。对狐狸而言,葡萄就是酸的。倒是指责狐狸有酸葡萄心节的著者,至少犯了归纳谬误的逻辑错误;即使葡萄成熟了,在人的口中是甜的,但在只会吃鸡的狐狸口中肯定不是。今天,我到是觉得,狐狸知道在空忙一场之前就放弃自己根本不爱的葡萄才是大智慧;不爱,葡萄酸甜与我何干。

Author: 缪熙怡

万家网和微信群的朋友们,大家好。

一眨眼的功夫,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三十几年。近几年小孩都出去了,自己也接近退休年龄,就有些空闲时间了。在太太的怂恿下,试着把过去三十年在美国的见闻和思考用短文记录下来。本来只是随便写写打发时间,写完初稿后就送给同学朋友以博一笑。2017年冬天,承蒙老同学施志敏的提携,这些习作的初稿得以在万家网 https://www.wanjiaweb.com 和志敏熟悉的一些微信群里和大家见面 (以下为万家网连载初稿时的题头图片)

是那段时间你们以各种方式给予我的热情鼓励和支持,鞭策着我把初稿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王一玲学妹编辑,也是你们中间的一位。在她的提议和指导下,我试着把拙作做了进一步组合调整深化,写成了一本书的形式。也就是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本《三十年美国纵横看》。

【内容简介:本书记叙了一个在中国长大,后到美国读书工作养家的普通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用其工程师的眼光,零距离观察美国社会三十余年所积累的经验和感受。大部分章节源自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也有在阅读、听讲座以及跟踪新闻后利用数字和逻辑对所见所闻进行的就事论事的分析。内容涉及美国中小学教育、医保退休、立法执法、民主制度、热门话题等。本书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追根溯源地解读美国社会现实,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描述和浅尝辄止的价值评判,充分体现了一位资深工程师在分析问题方面注意细节、强调逻辑以及关注效果的特点。
中美两国之间千差万别,千万不可以中国文化之心度美国社会之腹。对那些有意愿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的同胞们,无论他们是住在中国、美国或其他国家,本书都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信息、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 对于要到美国旅游、学习和工作的国人颇有帮助。】

书是出了,我深知它文笔不够优美,既缺乏娱乐性更没有理论性。但我还是希望和朋友们分享。感谢志敏和她的朋友晓燕为 “推销“ 我的习作所作的努力;感谢各位读者的批评、鼓励和鞭策;感谢王一玲、赵凯编辑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给我这个初写者的机会。

下面是网上购买这本书的网址:
当当网(海外): https://www.86mall.comhttp://book.dangdang.com
京东图书: https://book.jd.com
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www.tup.tsinghua.edu.cn/wap/tsxqy.aspx?id=08048501

如果您读了此书,有任何的疑问和意见,请登陆下面的网页,我一定拜读您的评论并努力回答您的问题。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47594

谢谢。
缪熙怡 敬上

Pages

113302 reads
Subscribe to RSS - 其它
万家网黄页,以信任为基础的商圈
以波士顿为中心,辐射全美,提供最新华人商家信息,服务全球华人
微信、微博、facebook, twitter最新的社交媒体信息推送,日均过万阅读量
百家商户注册,跟踪华人最新创业咨讯,了解第一手最好玩最有趣的商家信息